中國制裁來了,禁售美企巨頭關鍵設備,外媒:下一個會是蘋果嗎?
美光科技在中國未通過網絡安全審查一事已經傳開了,這家美企在中國市場有11%的營收占比,巔峰時期達到了58%。別看美光科技在中國市場營收占比下滑了,但中國依然是美光科技第二大市場。
面對如此重要的市場,美光科技不知道珍惜,走到這一步完全是自作自受。中國制裁已經來了,禁售美企巨頭關鍵設備,要將美光科技的產品從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領域中排除,有外媒好奇:下一個會是蘋果嗎?
這就要看庫克的表現了。若美企能遵守中國市場規則,一切都好說。
中國在發布美光科技審查通報中也提到:「只要遵守中國法律法規要求,歡迎各國企業,各類平台產品服務進入中國市場。」
諾基亞和OPPO在以前一直都保持著不錯的合作關系,還簽訂了相關的3年專利授權協議。外界一直認為,他們都有深厚的合作關系。
然而實際上OPPO對諾基亞并不是那麼滿意,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18年所達成的3年協議之后,OPPO就不和諾基亞續簽了。不僅如此,后續OPPO還狀告諾基亞收取專利費太高, 為國產廠商們對這些專利收費巨頭們的不滿拉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火」。這一來二去,諾基亞也開始不滿OPPO,接連就給OPPO上演了一個清算時刻的局面。
繼德國市場之后,諾基亞在英國市場上也贏得了對OPPO的專利訴訟。如果說英國市場再喪失掉,那麼對于OPPO而言海外市場可是折掉一大半。 外媒也認為諾基亞這種看上去頗有些「趕盡殺絕」。
中芯國際早在2018年就訂購了一台EUV光刻機,卻由于美國的限制,荷蘭ASML公司始終無法向中國大陸出貨EUV光刻機。
而日本傳來消息,一家組建不到一年的半導體公司,已經完成了首台EUV光刻機的引進。并計劃在2025年生產2nm,未來還會瞄準1nm工藝。有外媒表示:日本把事情鬧大了。
這家公司就是Rapidus,該公司于2022年8月份成立,由電裝、豐田、軟銀等8家日企合資創建,每家日企出資73億日元,再加上日本補貼的700億日元,加起來Rapidus的資產達到了66億人民幣左右。
Rapidus定下了2025年生產2nm芯片的目標,未來還會瞄準1nm芯片,在此之前Rapidus已經完成首台EUV光刻機的籌備,進展非常快。
先進的EUV光刻機,目前僅有ASML能夠研發制造,但早就被瓦森納協定限制出貨。
由于ASML一半的營收都來自DUV光刻機,中國又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荷蘭表示雖然美限制先進光刻機出貨,但仍將出貨部分型號的光刻機。
近日,ASML再出手。ASML中國總監稱,今年ASML中國開放共計200余個崗位。
最主要的是,荷蘭巨頭宣布在中建廠。荷蘭知名半導體巨頭KMWE,也是ASML的上游供應商,其計劃在中國建設一座新工廠,新公司將生產與馬來西亞一樣的產品,但專門面向中國市場。向中國出貨更多光刻機所需要的元器件,這必然促進國產光刻機技術的發展。
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下滑導致芯片市場營收和利潤暴跌,價格跌幅高達90%。即使降價也無法售出,三星、英特爾等巨頭囤積了大量高端芯片。
三星原本以為能夠憑借著搶先一步量產3nm芯片的優秀,逆轉和台積電在芯片代工競爭當中所處的劣勢。卻沒想到,截止目前為止,根本沒有企業對3nm芯片感興趣,全球也只有蘋果的iPhone15打算使用。
然而,市場對于所有高端芯片都不感興趣,唯獨28nm及以上成熟工藝制程的芯片因智能汽車需求增加而需求和銷量均增加。中芯國際押注成熟工藝芯片逐漸崛起,中芯國際的局面變了!外媒:警惕,這比7nm芯片還要狠
去年初,余承東公開表示,華為手機的供應鏈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華為Mate Xs 2、華為P60、華為Mate X3等接連上市。最新的消息稱,華為已將2023年手機出貨量提升到4000萬台,比原定的3700萬台高出300萬台。
要知道,全球手機銷量下滑,庫克都大幅度削減芯片訂單,但華為卻逆勢而上,出貨更多手機。華為手機銷量能逆勢而上,這與鴻蒙OS有一定關系,得益于強大的跨平台協作能力,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鴻蒙。
麒麟芯片將會在今年下半年回歸,先是用于智能穿戴的麒麟A2芯片,國產5G芯片也將用在手機等設備上。孟晚舟:天已經亮了
中芯國際在7nm沒有取得新進展,這可能讓外界難以信服。畢竟,中芯國際已經小規模試產了N+1工藝,并達到了預期效果。
進入2023年后,中芯國際先是暫停成熟工藝擴產,但資本開支仍保持在430億元以上,并沒有像其它巨頭那樣削減開支。
另外,中芯國際還突然撤下14nm信息,僅保留28nm及以上工藝信息。中芯國際不再提7/14等先進工藝,但外媒卻表示,中芯國際正在下一步大棋。
首先,加速先進工藝突破。中芯國際430億元以上的支出用于先進工藝的研發。
其次,加速先進工藝國產化。
最后,低調搞發展。
這盤大棋你看懂了嗎?
都知道,在華為被美「卡脖」后,多項業務都受到了影響,比如芯片、智慧型手機、通訊等。其中,受創最嚴重的就是智慧型手機業務。華為被打壓之時,正處于其手機業務沖頂的關鍵時期,華為手機從全球第一的手機品牌到如今業績暴跌。
華為因美國政府制裁而被迫放棄榮耀,并推出鴻蒙操作系統,但由于缺乏生態,鴻蒙被貼上「套殼安卓」的標簽,未獲得消費者認可。華為未多解釋,而是努力開發鴻蒙2.0系統。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華為鴻蒙已經成為第三大手機操作系統,在中國市場占比達到8%。這是華為的里程碑性成就。
為了「掐死」華為和全面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美國推出了芯片法案,用520億美元的補貼來要請台積電、三星和ASML等半導體巨頭赴美建廠!
所謂的520億美元補貼有個前提要求, 那就是10年內不準在中國大陸擴大半導體制造能力,這意味著拜登已經讓台積電「棄中投美」了! 要求台積電除了共享超額利潤外,還要交出核心芯片數據和客戶資料,很顯然,拜登這是要「掏空」台積電!
就在近日台積電還宣布了一個重要決定,那便是在未來5年里將投資100億歐元來研發芯片和生產先進的芯片!
事實上,台積電雖然去了美國建廠,但其重點發展方向依然在台灣本土,因為 就從其目前的規劃來看,未來2nm和1nm的晶圓廠都將建設在台灣的科技園中,通通不會放到美國!對此連拜登都多次表示:張忠謀果然不是自己人,太狡猾了!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如果中國不買芯片了,許多芯片巨頭都會遭遇營收利潤下滑,美企想在中國大賺特賺,也沒那麼容易了。
實際情況來看,中國去年至今年第一季度,已經砍單了1291億顆芯片。眾多美企紛紛交出災難式財報,代工廠一片哀嚎,而中芯國際成了最大贏家。
根據海關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數量同比減少了970億顆,今年第一季度,再次同比減少了321億顆芯片進口。也就是說,去年至今年第一季度,國內已經砍單了1291億顆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