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荷做出選擇!任正非3年前的警告應驗,外媒:ASML開始「自救」

芯片,本是21世紀人類信息時代的強大「柱石」,殊不知遇到老美后,卻淪為了后者攻伐對手的帶血「屠刀」。事實上,早在2009年,《連線雜志》就已經發文「吹哨」:如果沒有這種商品供給,整個社會將被迫停頓,再試想,這兩個國家是中國和美國。

然而,除了任正非,此時國人并沒有太當回事。直到2018年,老美突然舉起芯片大棒,「吹哨」場景開始逐一應驗:先是拉攏台積電、三星組建芯片聯盟,「圍毆」華為、中興;后又聯合日、荷搭建「光刻機陣線」,限制一切光刻機對華出口。

原本以為在華龐大的經濟利益,會讓日荷有所忌憚,但顯然我們低估了光刻機三方協議。最新消息是,日本已率先表態「追隨」:計劃于春季修改法令,限制出口制造先進半導體設備,甚至還可能限制向中國派遣人力進行售出產品維護。對此,有不少外媒解讀:日本終于動真格了!

 

在日本表態后,此前「騎墻派」荷蘭也開始了變臉。外媒報道,本月初荷蘭對外貿易部長給議會的一封信中,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由,決定最快在2023年夏天之前,與老美一起對半導體技術出口實施新的限制。至此一切塵埃落定,此前的各種美好猜測化為泡影。

盡管結果令人沮喪,但同時也印證了三年前任正非的「警告」:拋棄一切幻想,準備戰斗!事實上,因為沒有自主芯片,吃大虧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2007年敘利亞潛在核設施被以色列成功偷襲,而背后正是老美芯片后門引起的:當以方轟炸時,敘方雷達「剛好」壞了;而炸完后,雷達就好了。

顯然,中國大陸不是敘利亞,歷史的悲劇我們也不會讓它再次上演。事實上,華為被「斷糧」事件讓國人徹底醒悟,并隨后掀起「國產替代」浪潮。

繼麒麟5G芯片后,任正非再給國人帶來驚喜:華為成功攻克了領先世界的超級量子芯片技術,讓擺脫光刻機「魔咒」成為可能。同期,西安郵電大學再傳喜訊,中國科學家成功在8英寸硅片上制備出高品質的氧化鎵外延片,打破歐美壟斷,在第四代半導體方面開始領先全球。

而最為國人關心的光刻機領域,不僅華為重磅宣布入局,而且年初上海微電子還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交付并搬入了首台SMEE國產光刻機。據悉,上海微電子有望在未來兩年內,實現28nm光刻機的國產化替代。

事實上,除了半導體領域,這股「國產替代」浪潮已經外溢至諸多領域,其中就包括對抗老齡化的前瞻科技「宏竹堂」賽道。早前幾年,郭台銘飛赴硅谷為「長壽大業」尋方問藥時,曾與前者打過照面,但彼時被國際京東156萬掛牌價所「勸退」,最終與之失之交臂。

但他所不知道的是,當時梅奧、麻神理工科學家已經證實前者具有可觀的減緩心臟、骨骼、皮膚老化潛質。而首富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都愿意每年花費百萬,試圖多年輕幾年。顯然,科技噱頭十足,也吸引了眾多大陸富豪的「覬覦」,甚至甘愿被割韭菜。

如此尷尬的一幕,很快被中國科學家攻克的國產酶法工藝「消弭」。被老美視為「國寶科技」的宏竹堂,一夜間通過東、貓渠道走進千家萬戶,徹底成為國產「地攤貨」。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這項國產科技已實現對美名校「反向收割」。

不可否認,未來「國產替代」浪潮將會席卷更多領域,前不久,比爾蓋茨「無法阻止中國獲得強大芯片」的預言,也將照進現實。如今,球已經拋給了美芯巨頭以及ASML,而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當荷蘭做出選擇后,光刻機巨頭ASML頓時慌了。本來其在大陸中低端光刻機市場份額,就已經遭尼康瘋狂「蠶食」,如今漏船又遭打頭風,ASML干脆祭出大招「自救」:明確指出新規主要針對最先進的沉積和浸沒式光刻工具,與14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工藝無關。

正所謂抓周樹人,與我魯迅何干。不可否認,日荷新規對國內半導體制造商影響巨大,包括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虹半導體等巨頭都是ASML大客戶。雖然目前ASML「嘴硬」稱成熟制程光刻機出貨不受影響,但主動權真的在它手中嗎?

所以寄希望于國產光刻機實現突破,才是明智之舉,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