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回頭」了?台積電宣布重要決定,國內專家:堅決抵制!
在美國斷供華為之前,華為前輪值董事長許直軍就預言:斷供必然將打開「潘多拉魔盒」,全球沒有哪家芯片企業能夠幸免。如今徐直軍的判斷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年老美針對中企所頒布的限制條令,推出的《科學與芯片法案》收攏芯片制造技術,聯合日本、荷蘭限制光刻機的出貨,全球芯片產業細分領域可謂是被老美攪得烏煙瘴氣!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為保證本土芯片供應鏈的穩定,不少國家開始大手筆地推動本土芯片產業,比如歐盟通過了自己的《芯片法案》,旨在通過4560億歐元扶持本土芯片相關企業。英國數十家芯片企業也呼吁政府「不補貼就遷走」。而作為全球芯片規模最大的市場,我國更是在各個環節加速國產替代化!
正是如此,美芯片巨頭、跟隨老美的芯片企業,現階段都面臨巨大的營收壓力,甚至接連出現了「暴雷」的現象!「代工一哥」台積電也深深卷入到了這場漩渦中!
台積電宣布重要決定
面對多地對本土芯片制造業的大力扶持,台積電未來的競爭局勢也日益加劇,不管是摩根大通、貝萊德還是持股不久的巴菲特等這些台積電股東,紛紛選擇撤資。而在3nm訂單方面,面對低迷的電子消費市場,不管是蘋果還是英特爾,要麼推遲,要麼砍單!而美企德州儀器、英飛凌也開始對車規級芯片大規模擴產。
面對這種情況,台積電做出了重要決定,一方面,推遲歐洲建廠計劃,本應2023年建廠,推遲到了2025年。另一方面,將重點放在28nm,重啟位于南京的28nm晶圓廠!
針對台積電此舉,業內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認為是台積電主動「回頭」了,來扶持祖國的芯片制造行業了。另一種聲音則是:堅決抵制!
專來大陸搶飯碗?
此前國內互聯網專家就針對台積電南京建廠一事持以極力反對的態度,中國芯片產業必須自主發展,不能依靠台積電,尤其台積電是美芯片聯盟的成員,該聯盟主要就是圍堵國產芯片,台積電南京建廠,在提升大陸28nm產能的同時,反而會抑制國內晶圓廠、芯片制造設備的市場,最終影響國內芯片相關企業的研發力度。
站在許多人的角度來看,鑒于台積電先進制程「棄中投美」的做法,我們確實要時刻保持警惕,在我國實現28nm、14nm芯片量產后,老美聯合日本、荷蘭封鎖DUV光刻機的自由出貨,台積電通過其渠道優勢來南京建廠,無疑是專來大陸與中企搶飯碗來了!
台積電浪子回頭?
還是那句話,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如果台積電真是浪子主動「回頭」,站在長遠的角度來看,對我國半導體產業來說卻是一大利好!
首先,2022年我國芯片進口額再次超過了4000億美元,達到了可怕的4156億美元,合計2.8萬億人民幣!而這大部分進口訂單,大多數是28nm等成熟工藝。這也意味著,國內芯片廠根本吃不下所有訂單,台積電來大陸建廠,反而能就地消化,同時為國內GDP做出一點貢獻。
其次,能堅持下來的芯片制造企業屈指可數,台積電如果能長期留在大陸市場,對我國芯片產業鏈生態的快速繁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台積電赴美建廠,許多配套企業也跟著前去美國,台積電大陸建廠亦是如此,這些產業鏈優勢對大陸其他晶圓廠的崛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外,如果南京工廠長期穩定,還會留住海內外不少芯片相關人才,近水樓台先得月,梁孟松、蔣尚義這些企業離開台積電加入中國芯片工廠一事不難看出,人才優勢就是發展優勢!
當然了,不管台積電做出怎麼樣的決定,中企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不能有一絲松懈,只要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掌握發展和競爭的主動權、徹底擺脫「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