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依賴進口,如今被中企打破壟斷!又一關鍵半導體材料國產化
半導體領域,國內企業長期處于「跟隨者」的水平,比如手機、PC芯片,尤其在高端市場高度依賴進口。不過華為、龍芯中科自主研發的產品,很大程度緩解了國產芯片研發能力不足的問題,雖然華為高端芯片面臨無法量產的問題,但紫光展銳在SOC領域已經成了華為的「接班人」。
其實半導體不僅包含了手機芯片、PC芯片,太陽能電池板、顯示屏等同樣屬于半導體,而我們這次要聊到的就是屏幕。
為提升用戶視覺體驗,手機屏幕OLED化已勢不可擋!據分析機構推測,2024年手機采用OLED屏幕的比例將會達到80%左右,而手機屏幕只是屏幕OLED化的冰山一角,電視、平板、PC顯示器等,都開始逐步OLED化。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包括在建的OLED生產線超過了20條,產能約為88.65萬片/月,已經成為屏幕領域韓國的最大競爭對手。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雖然能生產OLED屏幕,但是制造OLED屏幕的設備、材料卻長期依賴于進口。
不過知恥而后勇,近些年我國不僅在解決芯片制造的問題,同樣在解決OLED上游產業鏈的問題。比如真空蒸鍍機,類似于制造芯片所用到的光刻機,作用就是將OLED面板需要的有機發光材料均勻、精準、可控地蒸鍍到基板上,蒸鍍精度、品質的高度,直接決定著OLED面板的顯示效果,這是我國被「卡脖子」的關鍵設備之一,而日本Cannon Tokki就是蒸鍍機領域的ASML,一台設備高達7億元左右,即便如此還要看人臉色。
好在我國的萊德設備、合肥欣奕華所研發的真空蒸鍍機,已經接近Cannon Tokki的水平,至少有能力實現「國產替代」。不能忽視的是:設備很關鍵,材料同樣重要!
上文我們提到,OLED屏幕的生產是將發光材料蒸鍍到基板上,這一過程需要用到掩膜板,這是OLED蒸鍍工藝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生產耗材,不僅生產難度大、生產成本高,而且還需要定期更換。掩膜板品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OLED屏幕的良品率和分辨率。
但是在掩膜板領域,日本DNP、TOPPAN兩家供應商占據著壟斷性優勢,尤其是DNP。不僅如此,DNP還與三星簽署了壟斷性協議,品質最高的都要賣給三星,國內企業只能拿到品質低的產品,為此國內屏幕廠商損失了不少訂單。
當中西科技競爭日益加劇,國際環境變幻莫測,尤其老美對半導體規則層層加碼,核心材料的國產化早已迫不及待!
讓國人感到驕傲的是,每一次關鍵技術被卡脖子,我國科研人員總不會讓我們失望!
根據中國電子報報道,我國掩膜板供應商寰采星科技生產的高精度金屬掩膜板(FMM)已經成功量產,并且已導入國內AMOLED面板生產線。此外寰采星科技還擁有百余項的FMM專利,這也意味著我國在這種高端半導體材料方面完全實現了國產化。
尤其當京東方、TCL華星兩大屏幕廠商處于快速崛起的關鍵時刻,國產高精度掩膜板的量產,無疑給了他們一顆「定心丸」!
從芯片到屏幕,從短缺到世界一流水平,背后不僅反映出了國內科研人員的勤奮與智慧,更反映出了我國對「卡脖子」問題的攻堅力度!希望國內有更多的企業堅持核心技術、關鍵材料自主研發,相信努力者不會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