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估計沒料到,14家「中企」被批準,歐菲光事件或要再現了!
「吃著我們的飯,還開始砸著我們的鍋。」富士康的郭台銘就是這麼一個典型的人,畢竟那一句「賞飯吃」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而郭台銘之所以這麼有底氣,無外乎是其富士康靠著供應蘋果,成為了首屈一指的大型代工工廠。而后蘋果體量不斷上升又給富士康帶去了不少的代工訂單,自此富士康成為了蘋果「專屬代工」的角色。
但郭台銘或將沒料到,長期以往的合作并沒有讓富士康穩坐泰山。眾所周知,蘋果一直有推動自己供應鏈轉移我們國內的想法,像是富士康自己就深有體會,為了一個蘋果有過赴美、赴印建廠的舉動,但結果都不算太好。而在之后的時間里,庫克還是沒有放棄過這樣的打算,只是都沒有大動干戈,直到前一段時間, 蘋果突然表示:要求自己的供應商加速在我們國內以外的地方建立生產線,尤其是在越南以及印度。
不過對于蘋果的這種做法,很多分析人士是不贊同的,畢竟在我們國內代工供應鏈對于蘋果來說生態基于完善,不容易出現停供等一系列的事情。 就拿近段時間蘋果想要遷移印度的事情來說,就被透露對于手機制造這一塊該地區的零部件供應鏈不夠完善,并且還缺乏足夠多的符合蘋果品控要求且配套的廠商。說白了,就是供應鏈生態和我們國內差距很大。但蘋果遷移的心思很重,因此蘋果也想了一個辦法。
就在前段時間,蘋果給印度相關部門提交了一份17家「中企」供應商設廠的名單,而就在近日這個結果出爐,17家企業只有14家「中企」被批準設廠,包括立訊精密和舜宇光學科技等子公司。 有趣的是,蘋果此舉不單純是為了供應鏈的轉移,而是為了降低對富士康的依賴,所以才讓供應商加速建立其他地區的生產線。
這一點估計讓郭台銘沒有料到,畢竟富士康和蘋果長期合作多年,在蘋果供應鏈的位置當中也算是佼佼者,在每一年換更的供應商名單中都沒有出現過富士康的名字。且從實質性的角度上來說,確實蘋果是很難離開富士康的,更別說要降低對富士康的依賴,那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蘋果卻采取了另外的做法,以此降低對富士康的依賴。 按照這個進程下去,歐菲光的事件或要再現了——很有可能富士康未來會被踢出蘋果的供應鏈。
或許很多人都好奇,富士康和蘋果都是相輔相成的存在,怎麼到現在蘋果大有想法將富士康給踹開呢?就個人覺得,大概跟過去的種種「內部」糾紛有關。舉個簡單的例子,2015年的時候,富士康就赴印建立工廠,主要是配合蘋果生產。但雙方產生了矛盾, 一邊是印本土的效率低下,導致供貨率出現了問題,一邊是蘋果提前承諾的東西也沒有到位。當然,雙方的矛盾并不只這一點,這里就不多說了,反正雙方并沒有我們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友好。而蘋果向來是希望在供應鏈中自己掌握話語權的,富士康這都看上去要「騎在頭上」了,想必蘋果心中也有怨氣。
不過這只是其一,還有一點大概是跟富士康的地區位置有關系,這就好比蘋果依賴台積電代工芯片,希望台積電赴美建立工廠是一個道理。 與此同時,之前鄭州工廠的變動還是對蘋果有所影響,想必是基于這幾點因素蘋果才會想到降低對富士康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