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新兵不夠,普京或動員50萬大軍,烏克蘭說得有鼻子有眼
據美國「政客」網站1月8日報道,俄方剛動員了30萬新兵,但考慮到俄軍目前在戰場上局勢不妙,一線部隊減員嚴重,烏軍方「有鼻子有眼」地宣稱,普京可能很快將進行新一輪的大規模軍事動員。
烏軍情報局副局長斯基比茨基在採訪中表示,俄軍準備進行一次規模空前的大規模軍事動員—— 和此前的動員不同,這次克里姆林宮將動員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城市和戰略工業中心的居民,預計動員的人數將達到驚人的50萬。
這一數字,幾乎是俄現役軍人總數的一半之多。
烏軍情報局的發言人切爾尼亞克也向德媒記者透露稱, 烏軍預計這場大規模動員將在本月15日正式啟動
,也就是在東正教的聖誕節結束後宣布開始。
他表示,莫斯科預計將利用這些新兵,在烏克蘭北部和東部發動新一輪的戰略進攻,以徹底擊潰烏軍主力——但相應的,如果這次俄軍仍然未能取得勝利,那麼「克里姆林宮就會崩潰」。
值得一提的是,白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帕維爾·拉圖什卡日前也指出, 他觀察到了白俄羅斯境內「不同尋常的軍事調動」,大量俄軍裝備正通過鐵路運抵白俄羅斯,並向烏克蘭北部邊境不斷移動。
他認為,俄軍未來確實存在發動「北部攻勢」的可能性,並且很可能會得到白俄羅斯的直接幫助。
(俄軍重裝備通過鐵路進入白俄羅斯)
不過,俄方對此予以堅決否認。
俄議員古魯廖夫表示,俄方在未來六個月內沒有任何進行軍事動員的計劃。
因為在俄軍上一次軍事動員時徵召的30萬大軍中,目前僅有15萬左右進入了烏克蘭境內參與作戰行動,而餘下的15萬人則仍然留在後方接受訓練。
而在去年年末,普京在發表講話時也發表了類似的言論,並強調「俄軍的預備力量仍然十分充足」。值得一提的是, 烏方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在烏境內的俄軍總數大約為28萬,這也印證了莫斯科當局「沒有把所有徵召人員派往烏克蘭」的言論。
就目前來看,烏方提出的指控很大程度上並不可靠,俄軍很可能並不會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軍事動員。
首先,正如莫斯科方面所說,俄軍的後備力量仍然充足。即使俄軍未來要發動新一輪攻勢,要動用的也應該是由那15萬經過了訓練的後備部隊,而不是臨時徵召的、未經充分訓練的動員兵。
而且,俄軍長期運營的、真正意義上的作戰部隊實際上僅為編制內的「百萬大軍」中的一小部分,俄軍現有的後勤保障體系完全依照這一標準建立。在俄烏衝突中(尤其是俄軍進行第一次動員後),人數猛增的俄軍部隊被後勤「拖後腿」的情況十分嚴重,沒有足夠的單兵裝備、醫療系統過飽和、拿蘇聯庫存「湊數」的情況屢見不鮮。如果俄軍再徵召50萬的部隊入烏,那麼俄軍的後勤體系會怎樣,克里姆林宮不可能不清楚。
(俄羅斯街頭的軍事動員巨幅海報)
烏方之所以提出相關的指控,很可能是為了繼續炒作「俄羅斯軍事威脅」,甚至將威脅的範圍擴大到整個歐洲,以此來迫使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軍事援助,保證烏軍能夠繼續與俄軍「正面對壘」。
而對於現在的俄軍來說,人數不足根本不是其軍事表現乏力的問題根源——事實上,信息化水平不足、前線部隊紀律渙散、指揮層面屢出問題才是俄軍面臨的最大的麻煩。
(俄動員兵入伍儀式)
因此,當前俄軍急需的,是考慮如何重整軍隊狀態、恢復俄軍士氣和紀律,儘可能避免軍事決策上的失誤,使得俄軍能夠穩步向巴赫穆特一線推進。在這種情況下,再徵召50萬大軍除了為俄軍徒增負擔、加劇後勤和醫療保障壓力外,在戰術層面對俄軍可以說是根本沒什麼意義,只會讓俄軍更加「步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