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親自過問,俄軍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壹場解放軍式的軍改

俄烏戰爭已進行300餘天,俄軍在軍改中未能解決的問題也逐漸bao露了出來。從俄總統普京最新的命令來看,俄軍在後勤補給和醫療上面似乎也出現了問題,需要這位領導人親自過問。

據塔斯社報道,日前,普京下達了兩道命令,一道是要求俄國防部提交報告,詳細說明俄軍目前為前線各部隊提供武器裝備與彈藥等物資的情況,並說明國防部為改善後勤所作出的調整。另一道則是要求俄衛生部和國防部配合,研究委託民用醫院為俄軍傷員提供醫療和康復服務的可行性,並提出相關建議。而結合戰場情況來看,這兩道命令其實又一次體現出了俄軍此前建設中的不足之處。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軍的後勤保障就飽受詬病,隨着戰場陷入僵持,俄烏雙方開始拼消耗,這一問題越發明顯。為解決問題,普京政府已多次要求軍工等部門,保質保量地向前線提供需要的一切,並為此成立了專門的協調委員會。而在解決了後方的供應問題後,俄軍的後勤部門能否及時將物資送到前線部隊手中就成為了問題。而普京這道命令,其實就是要掌握情況,督促俄軍方解決問題。

圖註:俄軍補給車輛

相比於早就出現的後勤問題,普京的第二道命令更加值得關注。自俄烏戰爭爆發至今,俄烏雙方的真實傷亡情況,其實一直是一個謎,外界只能根據情況推測數據。畢竟,刻意少報己方傷亡,多報敵方傷亡,早就是戰時輿論戰中的常見套路。

俄軍方上次公布己方損失,是在去年9月,當時給出的數據,是陣亡了5937人。但外界不清楚這一數據中是否包括烏東部武裝、車臣部隊等俄正規軍之外的武裝力量的損失。烏軍當時則宣稱俄軍陣亡人數超過5.6萬,兩邊給出的數據相差了9倍多。去年11月,美國軍方估算稱,俄烏雙方在戰爭中的傷亡人數都超過了10萬人。而一般來說,在戰爭中受傷的人數會多於陣亡人數,特別是進攻方,陣亡與負傷比例通常在一比三。

圖註:俄烏雙方都有大批人員受傷

因此,即便是保守估計,俄方在10個多月的戰鬥中,也有至少5萬人受傷,需要在後方接受治療。而這麼多的傷員,極有可能超出了俄軍後方醫院能夠收治的能力,普京政府現在想要俄羅斯的民用醫院接手部分傷員的治療工作,也體現出了這點。

此外,民用醫院的下場,也反映出了俄軍在醫療體系建設上的不足。俄軍的醫療保障主要由國防部軍事醫學管理總局負責,除了各部隊內的戰場醫療人員,俄軍在國內各處總共有13家醫院以及軍事醫學院和其他機構的一些診所,總床位約為5萬張。俄國內早就有聲音指出,在低烈度戰爭之中,這個總床位數自然足夠,但如果是真正的大規模戰爭,俄軍的醫療能力必然不足。果不其然,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後,這5萬張床位,確實就不太夠了。

圖註:俄羅斯國防部官員視察喀山軍醫院

此外,俄軍專業軍醫院的分布,也將影響傷員救治與恢復。緊鄰烏克蘭戰場的俄軍西部戰區,只有布良斯克、奧廖爾、庫爾斯克和別爾哥羅德四地設有專業軍醫院。也就是說,如果不讓民間醫療力量協助,俄軍許多傷員還需要送往更遠的地方,這必然將影響傷員的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俄軍醫療能力欠缺,其實是俄整體公共醫療系統狀況不佳的縮影。俄媒曾指出,蘇聯解體和2014年金融危機,是對俄公共醫療體系的兩次沉重打擊,蘇聯時代享譽世界的公共醫療已不復存在,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醫療人員另尋出路、先進設備不足、藥品短缺,早已成為了俄公立醫院中的常見現象。

而俄軍現在面臨的問題,也讓外界看到了解放軍軍改的全面。俄軍在後勤和醫療上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此前將主要精力都放到了主戰部隊的改革上,沒有重視起後勤保障系統和軍事醫療體系的革新。

反觀解放軍,早已組建了聯勤保障部隊,整合全軍後勤力量,確保在各個方向上,解放軍部隊都能及時拿到補給。更重要的是,解放軍在各地的醫院也已經被納入了新的聯勤保障體系之中,同時社會醫療體系,在必要時也能為解放軍提供保障支持。因此,在軍隊醫療體系改革上,解放軍其實也早已走在了俄軍前面。

圖註: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已多次與他國舉行醫療聯演

所以一場衝突下來,大家其實已經發現,俄軍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缺乏一場解放軍式的軍改。而且軍改的範圍,並不僅限在狹義的戰鬥力方面。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的是,俄烏衝突是近些年規模最大,烈度最高的一場局部戰爭,俄烏雙方在戰場上遇到的許多問題,對於解放軍來說也有一定警示作用。學習雙方的先進經驗,避開雙方走的彎路,繼續深化軍改,將是解放軍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