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在聯大報複以色列:不給鐵穹我就投棄權票

聯合國有關巴以領土爭端的決議,意外地引發了以色列和處於戰火中的烏克蘭的一場外交風暴。

據看看新聞報道,近日聯大以87:26票通過決議,正式要求國際法院對以色列占領巴勒斯坦領土所產生的法律後果做出表態。毫不意外的是,以色列、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投出了反對票。在華盛頓的「撐腰」下,以色列對上述聯大決議持非常強硬的態度,聲稱「永遠不會接受這種『卑鄙決定』的約束」。

比較有意思的是,

另有53個國家選擇棄權,烏克蘭正是其中的一員

。以色列和烏克蘭同為美國的忠實擁躉,而烏方此次的表現,令以色列方面感到非常失望乃至是「憤怒」。圍繞此事,外媒披露,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上個月底還親自致電澤連斯基,希望烏方能夠在上述決議中投下反對票,而兩人的談話最終不歡而散。

我們知道,作為中東地區「外來戶」,以色列一直受到周邊一眾阿拉伯國家的敵視,該國各種防空系統幾乎「24小時」不間斷地運行,時刻警惕敵對武裝勢力發射的火箭彈、無人機或是遠程導彈襲擊。得益於長期實戰演練,以色列的防空系統種類繁多且相對發達。

基輔對該國著名的「鐵穹」防空系統垂涎已久,卻始終遭到以方的拒絕

,這讓烏當局十分不滿。

(烏克蘭試圖獲得「鐵穹」防空系統,多次遭到以色列婉拒)

或許,正因兩國之間的軍援矛盾,內塔尼亞胡提前打電話給澤連斯基做「思想工作」。不過,報道披露,讓這位以色列領導人沒想到的是

澤連斯基卻「趁火打劫」,再次索要「鐵穹」防空系統作為「挺以」的條件,雙方在談話中仍舊未達成一致

。隨即精彩的一幕出現了,烏克蘭代表拒絕出席並選擇棄權。

另據烏克蘭媒體的說法,「基輔沒有投下贊同票,是為了給兩國彼此之間一個機會」。言下之意似乎是,如果以色列仍舊拒絕向烏軍提供諸如「鐵穹」防空系統之類的軍援,再碰到類似的情況,基輔當局怕是要站在以色列的對立面了,

這簡直是在赤裸裸地發出外交要挾

不得不說,

烏克蘭的行為,也反映出西方國家根本就沒有什麼是非觀和國際法的概念,一切都可拿來交易

。西方所謂「在民主和公正之下衍生的友誼」,不過是粉飾利益關係的表面說辭,國與國之間「翻臉」也不過是瞬息之間的事。

不過,目前來看,基輔「威逼利誘」的方法對與俄羅斯有歷史恩怨的歐洲國家頗為有效,而以色列並不吃這一套。當地時間1月2日,以色列新任外長科恩發表就職演講,闡述該國未來的外交戰略,

強調在烏克蘭問題上,以方會「少說話」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科恩還披露了他計劃很快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話,這是自俄烏戰爭發生後以色列政府和莫斯科的首次此類通話,

被外媒解讀為以方將採取「更親俄路線」

,這或許是基輔當局沒有想到的。

(以色列外長闡述內塔尼亞胡政府新的外交戰略)

要知道,以色列在中東本就處於「群狼環伺」的地位,尤其是該國與周邊國家伊朗和敘利亞交惡,而這兩國又與俄羅斯關係不一般。結合當前「中東不明導彈遍地飛」的境況,如果以色列輕易向烏提供軍援,保不齊哪天會遭到「莫名其妙的襲擊」。考慮到俄以之間的敏感關係,以方無意蹚渾水的態度十分明智,立場也十分堅決。

總之,目前來看,伴隨着軍援矛盾持續,以色列和烏克蘭關係愈發僵化,而基輔當局不會放棄「白嫖」以色列先進防空系統的可能性,兩國之間的爭端未完待續,未來還會有更精彩的情節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