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架蘇35將交付伊朗,呼聲最高的殲10C出局,普京還是棋高壹著
經過一番糾結,伊朗人最後還是放棄了呼聲極高的殲-10C,選擇了大名鼎鼎的蘇-35——難道中國戰機就是不如俄制戰機嗎?答案當然不是這樣的。
據歐亞時報12月29日報道,日前,美國政府內部的情報官員向媒體透露稱,伊朗很快就能獲得他們在武器禁運解除後的首批進口戰鬥機,這也將是伊朗數十年來首次獲得新型先進戰機。而這些戰鬥機,就是來自俄羅斯的蘇-35。外界認為,這反映出俄總統普京「棋高一着」,成功將伊朗向俄羅斯陣營又拉近了一步。
據悉, 伊朗預計將於2023年初獲得「至少一個完整中隊」的蘇-35戰鬥機,最終至少能交付24架左右。
這些戰鬥機目前都已經完成生產,隨時都可以進行交付。
(俄媒報道截圖)
據美國安委發言人約翰·柯比介紹, 目前俄羅斯和伊朗正在合作,對伊朗飛行員展開針對性的培訓,隨後才能進行正式的交付。
對此,美方認為,這種關係已經對伊朗周邊的國家構成了威脅——尤其是位於中東地區的以色列等國。
如果伊朗得到了蘇-35戰鬥機,這將成為伊朗空軍三十年來最大的一次「跨越式升級」。在此之前,伊朗空軍裝備的大都是老式的米格-29和F-14「雄貓」戰鬥機。
甚至還有消息指出,伊朗正在和俄羅斯進行談判、希望引進蘇-35的生產線和相關技術,最終實現蘇-35的「國產化」,藉此進一步提高伊朗航空工業的技術水平。
對於中國來說,這似乎是一個令人失望的消息。因為在此之前,更廣泛的觀點認為,伊朗會更願意採購中國的殲-10C戰鬥機,而這款戰鬥機此前已經在巴基斯坦軍中服役並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饋。如果伊朗想要對抗以色列的F-35,那更有可能採購的也應該是中國的FC-31戰鬥機,而不是「超四代」水平的蘇-35,更不是載彈量和航程更弱的殲-10C。
為什麼伊朗最終沒有選擇中國戰機?可能是兩方面的原因導致的。首先,伊朗在採購戰鬥機時,最迫切的需求是「現貨」: 伊朗急需更先進的戰鬥機來替換自家嚴重老化的戰鬥機隊,而不是謀求直接對抗F-35。
而俄羅斯手頭上,恰好有24架原本為埃及生產、但最終未能交付的蘇-35。因此,這時候馬上就能交付蘇-35,對伊朗來說無疑有很強的誘惑力。
(伊朗空軍的戰鬥機已嚴重老化)
而且,伊朗的國土面積不小, 一款滯空時間更長、可執行長距離巡航任務的重型戰鬥機,對伊朗來說會比殲-10C這樣的單引擎中型戰鬥機更具誘惑力
,而這恰好也是中國當年堅持引進蘇27的重要原因。
至於FC-31,目前該戰機尚未被任何國家正式採購和投入使用,而對於經費有限且需求急切的伊朗來說,拿有限的經費去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風險上恐怕是很難接受的。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着以後伊朗就不會再採購中國戰鬥機。事實上,蘇-35也僅僅是解決了伊朗「有沒有」的問題——無論是以色列的F-35還是沙特的F-15SA,亦或是阿聯酋未來將獲得的「陣風」,都讓蘇-35很難取得空中優勢。
除此之外,僅僅24架蘇-35也不足以實現伊朗空軍的現代化。預測認為, 伊朗至少需要60架以上的「超四代」戰鬥機。
而在俄羅斯戰鬥機產能有限、交付周期越來越長的當下,未來伊朗繼續訂購蘇-35的可能性反倒不如訂購殲-10C來得更高。
(以色列空軍的F-35是伊朗的大麻煩)
在未來具備了運營先進戰機的經濟和硬件條件後,也許伊朗就會考慮引進更多更先進的戰鬥機,尤其是引進第五代戰鬥機以對抗以色列的F-35。屆時,FC-31將和蘇-57E站到同一條起跑線上,甚至在產能、配套武器等方面還更勝一籌。到那時,伊朗完全有可能會選擇中國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