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已給烏克蘭「30艘航母」的錢,花哪了美國要過問了

據美國眾議院網站顯示,當地時間12月20日,美國2023年財政預算案已經提交國會審議。根據預算案,2023財年預算總額為1.7萬億美元, 其中450億美元是向烏克蘭的撥款

,其中包括了:

  • 90億美元:向烏克蘭軍方提供援助,包括培訓、設備、武器、後勤和情報支持等
  • 133.7億美元:對烏克蘭進行經濟援助
  • 118.8億美元:補充美國援烏後的裝備庫存短缺
  • 69.8億美元:維持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和軍事行動
  • 24億美元:支持來到美國的烏克蘭難民衛生,如緊急住房、英語課程、職業培訓
  • 1.263億美元:應對烏克蘭可能發生的核輻射事件的籌備工作
  • 1.66億美元:提供給國務院和美國國際開發署應對烏克蘭局勢( 1350萬美元用於監督預算資金流向

(眾議院網站放出的預算)

雖然這份預算草案有可能還會修改,不過其中有幾個細節已經讓熊姐頗為感興趣。

  • 1.監督預算流向的預算竟然超過了千萬美元。

事實上,俄烏衝突爆發10個月以來,「 援助烏克蘭的資金和武器去向不透明

」一直是廣被詬病的一點,畢竟美國以各種方式向烏克蘭撥款了至少900億美元,都夠美國造7艘「福特」級核動力航母了(尼米茲級可造13艘,更是能造近30艘中型常規動力航母),而且也遠遠超出了俄羅斯的全年軍費開支,但是,澤連斯基仍然天天要求美國提供援助,烏克蘭在前線的態勢也沒有任何好轉。再加上歐洲、非洲、中東的黑市都出現了大批美國援烏的武器,甚至可能只有30%的武器能送到烏克蘭前線,這也就難怪外界會質疑錢的流向。

(網上公開出售的「標槍」反坦克導彈)

在中期選舉拿下眾議院控制權後, 美國眾議院共和黨議員就曾提交了一份法案,要求對援助烏克蘭的資金進行審計,

並且話里話外地暗示民主黨「洗錢」。也有共和黨議員提議效仿「 阿富汗重建特別監察長

」的設置,也在烏克蘭事務中設置一個特別監察長,用來監督援助的流向。當然,這個「特別監察長」恐怕沒啥用,因為當初這個部門雖然聲稱美國在對阿富汗的援助中存在着嚴重的系統性腐敗,但並沒能阻止援助資金被挪用、揮霍、貪污,也沒能阻止美國在阿富汗遭受慘敗。

(美軍灰溜溜撤離阿富汗)

如今,美國人又打算要監督援助烏克蘭的資金流向,但這也不禁讓人懷疑,究竟是什麼審計活動需要如此高的預判,美國人這是不是又在為貪腐留下可操作的空間。

  • 2.美國人真會巧立名目,難怪預算赤字年年攀新高。

看看這些項目,光是應對「可能」發生的核輻射的「籌備工作」,就要花掉1.263億美元,如果核輻射沒有發生,這錢是不是就白花了?如果核輻射發生了,是不是還需要追加一筆「應對核輻射工作」的資金?

還有24億美元用於支持烏克蘭難民。要知道,拜登雖然答應了要接收10萬烏克蘭難民, 不過在整個3月,美國才接收了12名烏克蘭難民,後來更是根本沒了下文。

也不知道美國究竟接收了多少烏克蘭難民,需要每個月花掉2億美元。

(背井離鄉的烏克蘭難民們)

  • 3.美國軍火商確實賺大錢了。

把快過期的舊武器當新的援助出去,省下了銷毀費用;國會撥款100多億造新的,又賺了一波錢;等到烏克蘭還錢的時候,軍火商還能有回款;這還沒算歐洲因為心慌而加購的武器裝備。可以說,美國軍火商在烏克蘭身上真是賺了好幾份的錢,也難怪美國如此熱衷於挑動地區矛盾。畢竟,這對於美國來說,是個政客和商人「雙贏」的結局。

總之,從這份預算草案來看, 烏克蘭在明年也不可能靠自己的能力與俄羅斯對抗,而這也再一次坐實了澤連斯基「工具人」的身份,

因為花着美國的錢,自然也就是在為美國打仗,美國在烏克蘭戰場上投入的資金甚至已經遠超俄羅斯,而這才是烏克蘭可以持續對抗下去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