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印度在中印邊境搞小動作來看矛盾著的中印關係

树欲静而风不止。

据环球网3月2日报道,印度官媒的《印度时报》此前一天撰文称,为了对抗中国在印中边境“切香肠”策略,印度陆军正在用“登山探险、研究”的方式,在印度北部边境地区(我国喀喇昆仑山口)进行“合法领土主张”。报道另援引一名印军高官的话:印军需要对中国“公然扩张领土的政策”进行有效反制,甚至将通过“增派军力和火力”来标记两国边境的“未控制地区”,并将“涉及文件、地点的地理标记和证据的创建。”

在当前中印双方军队已经从班公湖地带同时协议撤军的情况下,印军公然以这种盘外招数在我国边境搞事,毋庸置疑是一种下三滥的小动作,企图在边境争端问题上对我国动用“软刀子”,从而变相地将我国合法领土主权变成争议地区。

事实上印度对我国搞这种小动作,并不出人意料。2月22日有报道称,中印两军刚在边境脱离接触仅十来天之后,印军就在蠢蠢欲动了。印度陆军再度在中印边境作出了较有针对性的军事部署,派出了3000多名官兵组成3个战斗营进入中印边境地区。据报道,这是印度军方经过精心挑选的所谓“陆军精锐力量”,包括查谟和克什米尔步枪团、锡克教联队以及库马盎联队,极擅长于山地作战。

从印度方面的实际行动来看,先是大张旗鼓地派军向中印两国边境挺进,继之又打着“登山探险队”的旗号来边境暗中活动,明枪暗箭一起来,动作不小。印军的这些新动作,需要我边防官兵及时关注、高度警惕。

不过无论印军怎么折腾,越是耍这种小聪明,就越能把印度背信弃义的一面在国际社会面前彰显得淋漓尽致。论及印度的信义,可说与该国“享誉全球”的咖喱饭一样烂,可以随手举出不少例子证明。

去年9月底,印度撕毁了与韩国签订的一份军购协议。这是早在2013年印韩两国签署的协议,印度根据协议购买约100套韩国的“飞虎”防空系统,价值超过20亿美元。近几年,韩方开足马力已经为此生产了大量相关配套装备,没想到印度说毁约就毁约。

用辩证思维来看,凡事有弊则有利。印度在边境地区出招,只会促使我国查漏补缺,让原来较为薄弱的中印边境军事部署更加完善。就在去年,随着中印边境对峙加剧,我国不断加强西部边境的军力部署、基础设施建设,99A重型坦克、15式轻型坦克及新型车载炮等先进装备都得以前置,管边控边的能力再上一层楼。

再如2017年洞朗地区对峙,也是先由印军挑事,在边境线上跨线建碉堡,之后经过我戍边官兵毁碉堡、武斗、修路等系列操作,反而让我军对该地区的控制力更强了,特别是修建并升级了洞朗地区的边防公路。倘若印军不主动挑事,我们还不会这么快完善该地区的边防建设。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实力,就不怕印度背信弃义、出尔反尔,也不管印度如何出招,相信我军都会有合适的应对之策,保证能让印军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