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俄提供武器?歐洲理事會主席發聲,沒有這回事

俄烏衝突持續大半年,雙方還在打,而烏克蘭依靠美國等國的支持,取得了很多戰果。但是,持續的衝突,使得北約多國的武器庫見底。烏克蘭多次呼籲北約儘快拿出更多武器來,北約一邊準備啟動老舊軍工廠,加大武器生產,一邊向韓國訂購炮彈,希望緩解武器不足的問題,支持烏克蘭繼續打仗。可以說,烏克蘭已成為一條寄生在北約身上的吸血蟲,北約不給烏克蘭持續輸血的話,烏克蘭將舉起白旗,北約若繼續扶持烏克蘭的話,自身損耗很大。這場俄烏衝突演變成了北約與俄羅斯的持久消耗戰,關鍵要看誰撐得久,經得住消耗。

當然,俄羅斯方面的情況同樣不樂觀,畢竟,俄羅斯把俄烏衝突的成敗看成了關乎民族命運的戰爭,為此,俄羅斯投入了不少的資源。同時,俄羅斯向伊朗訂購了不少無人機。即便如此,俄羅斯的消耗還是很大的。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是否會向其他大國訂購武器呢?日前,

烏克蘭《國防快報》透露稱,俄羅斯近期派出多架安-124運輸機「飛往中國」,運送防彈衣等物資。

烏媒透露上述消息,好像在提醒美國和北約,應對中國施壓,防止中國援助俄羅斯,以免俄羅斯取得勝利。對此,歐洲理事會主席斷然否認。據俄衛星通訊社日前消息稱,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透露,北京沒有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因為在前一天,米歇爾與中方舉行了會談。

米歇爾是在會談結束後說出上述話的,他說,中國沒有向俄羅斯提供武器,核威脅是不可接受的,中國身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將儘可能的勸說俄羅斯,並尊重烏克蘭主權,通過政治對話途徑化解俄烏衝突,符合各方利益。

毫無疑問,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我國一直持平衡中立立場,贏得了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各方的讚賞。俄烏衝突是由於北約不斷東擴,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引起的。俄羅斯之所以對烏進展開特別行動,旨在確保烏克蘭成為一個中立國家,切實維護自身戰略安全。而中國身為世界大國,一直在勸說俄烏通過對話途徑化解矛盾,沒有站隊任何國家。在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施壓中國印度等中立國家,希望各國和美國一道制裁俄羅斯,但是,我們堅持自身立場,沒有因為美國霸權施壓而妥協。

事實上,以俄羅斯完善的軍工業,可以生產出自身需要的武器,用得着他國來提供嗎?那些聲稱中國為俄羅斯提供武器的勢力唯恐世界不亂,他們巴不得中國捲入衝突當中,那樣的世界會大亂。我們當然不會捲入衝突,畢竟,俄烏衝突的根源在於北約和俄羅斯的對抗,結束俄烏衝突還得看美俄歐各方談判。中國一向堅持和平崛起,走和平發展道路符合我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