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足沒進世界盃,但中國在卡塔爾「贏麻」了

今年的卡塔爾世界盃,國足一如既往地低調。

不過除了足球,中國在卡塔爾卻是贏麻了。

就在賽事開幕的首日(11月21日),中卡就取得了重大合作成果—— 中國石化發布消息,確認已經和卡方達成長期合作協議,卡塔爾將用27年的時間,為中國提供巨量液化天然氣(LNG),平均每年供應量就可以達到400萬噸。

外媒眼紅,稱之為「LNG有史以來最長久的合作協議」。卡塔爾能源事務國務大臣兼卡塔爾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薩阿德·卡阿比證實了協議的存在,他認為這是里程碑式的成就——標誌着中卡關係的穩步提升,也標誌着2050年之前卡塔爾都有源源不斷的訂單。

(相關報道)

而中國在去年進口LNG的規模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LNG進口國,總規模達到8000多萬噸,來自卡塔爾的約900萬噸。今年中國對卡塔爾的LNG需求更是持續增長,卡塔爾已經成為對華出口LNG最多的國家之一——卡塔爾有了市場,中國解決了需求,這是完全雙贏的合作成果。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LNG運輸加注船)

當然,除了能源領域實現共贏之外,卡塔爾世界盃的開幕,也給中卡合作提供了另一個新的舞台。

報道顯示,儘管沒看到國足,但是卡塔爾世界盃場內場外的「中國元素」可謂遍地開花, 中國企業為世界盃提供了大量贊助,並一舉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贊助方面。

數據顯示,美國企業贊助額度為11億美元,而中企額度達到了13.95億美元,比美國多出近3.0億美元。

同時,卡塔爾世界盃場內場外所用到的大量商品,很多都來自中國。其中包括中國提供的新能源客車,是卡塔爾世界盃唯一的專用客車供應源。多哈地鐵也使用了中國技術。而作為世界盃主場館,盧塞爾體育場也是中企承建的工程——按照設計標註,這個體育場能夠容納多達80000名球迷嘉賓看球。

在回應「除了國足其他都來了」的梗時,中國駐卡塔爾大使周劍就表示——作為卡塔爾世界盃項目的工程主力軍,中國國企發揮了自己的作用,把中國的智慧和力量貢獻出來,樹立了良好的中國形象,這也是中卡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典範。

可見,我們在很多方面,都實現了發展的成果。中國的發展,為世界的發展提供了充沛的動力。而中國的成就,也讓全世界刮目相待。

至於足球,我們一直都滿懷憧憬。儘管本屆世界盃,我們還是沒有看到想看到的一幕。但我們相信,在未來,這一切都能夠實現:比如,讓中國辦一次世界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