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双面人:一边骂大陆,家人却在大陆发大财
中共中央台办曾宣布对萧美琴、顾立雄、蔡其昌、柯建铭、林飞帆、陈椒华、王定宇等“台独”顽固分子实施制裁。
消息传出之后,海峡两岸的同胞无不欢欣鼓舞,大家奔走相告:这下好了,那些“既想吃饭,又要砸锅”的台独分子们,再也不能“一边骂大陆,一边在大陆发财”了!
一、
中央台办指出: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台独”顽固分子勾结外部势力,蓄意挑动两岸对立,肆意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大陆方面绝不容忍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绝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祖国统一进程,绝不为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打击“台独”顽固分子,大陆禁止萧美琴、顾立雄、柯建铭等“台独”顽固分子本人及家属进入大陆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限制其关联机构与大陆有关组织、个人进行合作,同时绝不允许其关联企业在大陆谋利。
大陆方面对少数“台独”顽固分子的制裁,涉及涵盖机构和个人,包括民事、刑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遏“独”、制“独”体系,可以说力度空前。
这些制裁措施是依据国家现行有效法律法规制定的,具有明确的法理依据和完备的执法司法手段。
依照中国的法律,对这些危害国家安全的“台独”顽固分子,可以按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定罪处罚,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民商领域,对“台独”顽固分子及其直系亲属、关联机构实施制裁,能有力地打击“台独”势力的“输血”体系,斩断“台独”政商勾结、内外勾结利益链,发挥打击、震慑、预防作用,起到打击“台独”势力、遏制“台独”思想蔓延、教育台湾群众的效果,也有利于广大台湾同胞务同分裂国家、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台独”分子和“台独”行径划清界限。
大陆方面出台的制裁令,无异是一出釜底抽薪,让那些“一边骂大陆,一边在大陆发财”的“台独”顽固分子再也不能挣着大陆同胞的钱,同时又干着一些危害祖国统一的事了。
这些被制裁的“台独”顽固分子虽然仍在嘴硬,但他们也很清楚,自己的末日不远了。
二、
早在几年前,时任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便曾在记者招待会上,就顽固“台独”分子、时任台湾省“文化部长”的郑丽君家人在大陆投资一事回答记者时说:大陆的立场和态度十分明确,也是十分坚决的。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企业一方面在大陆赚钱,另一方面却支持“台独”分裂活动,破坏两岸关系。
当时大陆方面还没有对极少数顽固“台独”分子颁布制裁令,但即使这样,马晓光的警告也让那些顽固“台独”分子不寒而栗。
在马晓光作出上述表态后不久,民进党发言人林棕盛也利用召开记者招待会之机,称大陆的警告是“用政治手段来威胁正常的经济市场的运作”,声称如果大陆这样做,只会打击投资人的信心,让台商不去大陆投资。
林棕盛的反应,说明马晓光的警告,触碰到了极少数顽固“台独”分子的“命门”,所以他们才有如此激烈的反应。
三、
有台湾“最有钱公务员”之称的顽固台独分子郑丽君,名下财产便有13亿新台币之巨。而这引起钱,绝大多数都是她的老公沈学荣从大陆赚来的。
2010年底,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参选新北市长时的发言人郑丽君,在台湾高调举行了婚礼。她的丈夫,是大她十余岁的台湾商人沈学荣。
郑丽君一直被视为台湾绿营最有古典气质的“美女”,也是绿营中死硬的台独分子。而沈学荣则是东莞居磁电子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这家公司于2010年在广东注册成立,注册资本702万美元,主营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磁铁芯等磁性材料。
据台湾媒体报道,郑丽君与丈夫沈学荣的存款有1亿6664万6004元,两人名下还有2笔位于台北内湖区的土地,以及3笔内湖区的建筑物。
另外郑丽君夫妇还在岛内大放高利贷,放贷金额高达9亿1957万9000元。两人持有的股票价值也高达1亿935万。
2018年初,央视准备在台北西门町一处大型LED屏幕投放一条名为《2018信中国》的15秒广告,遭到了以郑丽君为首的一伙顽固“台独”分子的刁难。
作为当时的台湾文化部门主管,郑丽君搬出李登辉在任时制定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称央视节目在台播广告涉“违法”,并且表示该广告未经台文化部门审核许可,不允许其在台湾上架。
就在郑丽君作出上述表态后不久,台湾一些媒体便发表文章称:一条广告让民进党如此“如临大敌”,不得不说民进党当局“逢中必反”的神经,有些过于纤细了。
但郑丽君可不管这些。不久之后,她又提出了“语言发展法”草案,称以草案为基础,成立“台语频道”,在文化事业上贯彻“去中”化的“方针”。
早在台湾大学读书期间,郑丽君便因为“台独”的立场得到了陈水扁的赏识。陈水扁上台后,郑丽君担任台行政机构青年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成为了陈水扁政府中最年轻“内阁”成员。
蔡英文当选民进党主席后,郑丽君又成为蔡英文的心腹,成为蔡英文在文化上“去中”化的得力打手。
郑丽君向蔡英文建议:民进党没有能力实行“硬台独”,所以一定要从“文化台独”抓起。
在台湾推广“软台独”,尽量在台湾人,尤其是台湾的年轻一代中抹掉、扭曲、稀释中华传统文化。郑丽君还得意地说,这三招是实行“软台独”的“三叉戟”。
郑丽君当上文化部门负责人后,对台湾中小学的历史教材进行了大幅改动,一方面减少台湾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教材,另一方面又推行“转型正义”,将闽南语、客家话、台湾少数民族语言列为台湾的“官方语言”,甚至把“台湾手语”也纳为官方语言。
郑丽君曾私下里透露过,她的终极目标,是未来在台湾废除现在通行的“国语”,以闽南语作为台湾的“官方”语言。
对于郑丽君的这些做法,台湾不少有识之士指出:汉字、闽南语和儒家传统都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郑丽君硬要将这三者切割,“是一种文化精神分裂症”,其目的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为了掩人耳目,郑丽君与沈学荣结婚后,沈学荣表面上在2012年辞去了东莞居磁电子公司董事长一职,但仍然担任东莞居磁的母公司居磁工业董事长一职,仍然是东莞居磁电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郑丽君、沈学荣的两面派作法,蓝营党议员谢龙介讽刺说:“郑丽君两公婆明的一套,暗的一套,私底下又一套。
前几年绿营的面包师吴宝春去大陆卖面包都被这两公婆骂死,但这些年这两公婆在大陆赚了多少钱,他们敢公开吗?”
四、
比起郑丽君这种绿营“后辈”,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吃大陆,骂大陆”的历史要早得多。
说来也怪,柯建铭虽然在台湾是个颇为外界诟病的人物,但无论是2014 年的“关说案”,还是 2016 年被台湾劳工人士打倒在地,他总能在某些势力的支持下“化险为夷”。
但台湾舆论普遍认为,柯建铭若继续罔顾岛内民意,未来恐终将被台湾民众扫地出门。
柯建铭于1951年出生于台湾新竹市,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牙医。
柯建铭的父亲柯子馀是一位老牌的“台独”分子,柯建铭在他老爹的潜移默化之下,从年轻时起便积极鼓吹“台独”,成了民进党最早的一批党员。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羽翼渐丰的柯建铭摇身一变,成了台湾地区的“立法委员”,而且一当就是20年。
柯建铭有个“长处”,那便是当墙头草。民进党里谁得势,柯建铭就倒向谁,将人家侍候得舒舒服服,因此在民进党内部混得可以说是“风生水起”。
谢长廷得势的时候,柯建铭是谢长廷“福利国连线”的旗手;苏贞昌担任民进党主席后,柯建铭向苏贞昌示好;蔡英文上台后,柯建铭又全力向蔡英文“表忠”,墙头草的本质暴露无遗。
作为一名死硬的“台独”分子,柯建铭曾在提出要将民进党的“台独党纲”给“冻结”起来,在岛内引发广泛议论。
事实上,柯建铭并非真的想“冻独”,而想为当时的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征战2016年“大选”吸引中间选民。从这一点来看,柯建铭真不愧是民进党内的一根“墙头草”。
就在柯建铭提出“冻独”的同时,就有蓝营人便指出,柯建铭提出“冻独”,也有掩饰他的“台独”立场,为儿子在大陆疯狂吸金创造条件!
柯建铭提出“冻独”时,他的儿子柯韦任正在大陆的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职。
为了能更好地在大陆捞金,柯建铭让柯韦任通过台湾《中国时报》,呼吁蓝绿和解,不要陷在蓝绿对决的漩涡里。
柯韦任在大陆投资了很多公司,收获颇丰。前几年数字货币红火之时,柯韦任入股了大陆一家名为淘屏金融的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
柯建铭的另一个儿子柯钧耀则在江西投资了一家专门从事半导体和光电耗材进出口的公司,还在上海、深圳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同样在大陆赚了巨额财富。
2009年,柯韦任和女星邱琦雯结婚时,绿营大佬吕秀莲、苏贞昌都出席过他们的婚礼。
但有柯建铭这种“墙头草”的父亲,柯韦任也是个十足的“渣男”。结婚不久,柯韦任便因为酒驾被逮捕,后又抛弃了邱琦雯,甚至连离婚时分手费都不肯给邱琦雯。
邱琦雯的闺蜜痛骂柯韦任:“赚了那么多钱,留着买墓地吗?”
台湾舆论认为,台湾民众对柯建铭早已心生不满,坊间一直流传着“柯(建铭)王(金平)黑金体制”的说法。
柯建铭在自己的家乡新竹竞选“立委”时,选票也仅仅刚刚过半,这暴露出他不得人心的客观现实,说明民众对他的厌恶心理正在增长。
就连绿营内都有人对柯建铭看不过去,民进党前“立委”王幸男就曾公开炮轰柯建铭嗜赌如命、品行低劣。柯建铭若继续作死,最终只能是自掘坟墓。
五、
台湾无党籍台北市“立委”林昶佐,同样也是一个“吃大陆、骂大陆”的“台独”双面人。
2021年7月,台北市环南市场暴发聚集性新冠肺炎感染事件。
无党籍民代林昶佐在随同台北市长柯文哲前往环南市场处置时,指责市场商家“没有防疫意识”,结果遭到了岛内民众的指责,被形容为“踢到了铁板上。”
岛内民众反感林昶佐的原因,是民众认为环南市场为防疫做了相当多的努力,且场内人流复杂,他们也是受害者,满心林昶佐这位“民代”能提出善后方案,不料林昶佐一开口就是指责民众,让民众彻底寒心。
环南市场自治会长林胜东当面痛骂林昶佐:“疫情发生以来,你有来环南市场关心过吗?有吗?没有啊,亏我这么挺你,骗肖(闽南语,骗傻子吗)?”
不少台湾网友也在网上发贴,一致反对林昶佐:能苦民所苦、为民喉舌的“民代”,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若不是来解决问题,请不要为一己之私变相落井下石。配合防疫还是要被骂破口,谁受得了?
林昶佐是一位极善于做秀的“台独”分子。他一面高喊捍卫台湾“本土政权”,一面又让自己的家人在大陆赚人民币,是台湾公认的“台独双面人”。
林昶佐曾指控台湾旺旺集团旗下的中天新闻被大陆“操作”,其目的是为了让旺旺集团在大陆经营的食品类产品享有与大陆企业一样的优惠政策,虽然后来证明中天新闻与大陆没有任何私下的所谓“协议”,但林昶佐却仍然坚持颠倒黑白,一口咬死旺旺集团被大陆“收买”。
按照林昶佐的思维模式,只要是在大陆投资的企业,或者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同胞,都有被大陆“收买”的嫌疑。
但后来台湾媒体爆料说林昶佐的亲属甚至他的母亲都在大陆上班,林母还说过要为两岸统一做出贡献的话,林昶佐这才闭上了嘴。
台媒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指出林昶佐这种人,若发现其他人的亲友在大陆经商,一定会高分贝公开谴责;但对自己亲属在大陆经商则默不作声,或者避重就轻,可谓“以最严格标准检验他人,对其家人在大陆赚钱却视而不见”。
据国民党桃园市议员詹江村爆料:林昶佐的一位亲属分别在2007年和2009年,在大陆注册成立了一家农业研发公司和一家汽车配件公司,并且隔空掐架林昶佐:做过的事必留痕迹,不承认不代表没有。
国民党前“立委”蔡正元也证实,林昶佐的母亲一直在大陆海峡会计师事务所任职,林昶佐一向打着“台独”大旗欺骗台湾人,却瞒着台湾民众,让自己的母亲在大陆爽赚钱,足以说明林昶佐言行不一,大玩两面手法。
六、
台湾海基会董事长田弘茂,是一位顽固的“台独”分子,也是一位“双面人”。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蔡正元证实:田弘茂的儿子自2008年起,就在开了一家名叫Reach Media的公司,在大陆从事地铁车厢的广告生意。
在接受台湾《旺报》采访时,蔡正元告诉《旺报》记者,仅在2009年,田弘茂之子就在大陆挣到了800万美金。
田弘茂之子用这些钱在美国购买了数栋公寓。田弘茂一方面大搞“台独”、“反中”,一面让儿子在大陆投资赚钱,其行为与林昶佐如出一辙,都是“台独双面人”!
在台湾,像郑丽君、柯建铭、林昶佐、田弘茂这样的“双面”政客大有人在。正如国台办说的那样,某些顽固“台独”分子“既想吃饭,又要砸锅”,这种“双面人”作风着实无耻。
好在这次国台办列出了一批顽固“台独”分子的清单,清单上的这些顽固“台独”分子和他们的的直系亲属,都将被限制进入大陆和港澳,其关联机构和企业再也无法在大陆捞金了,可谓是大快人心。
虽然有些“台独”分子暂时没有被列入清单,但我们还是正告所有的“台独”分子:两岸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意志,岂是区区几个小丑便能阻挡的?
如果这些“台独”顽固分子再不悬崖勒马,等待他们的,必将是粉身碎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