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動真格了,導彈在赫爾鬆上空密集炸響 俄軍十二分小心
一開始,許多人以為澤連斯基鼓吹的「南部反攻」和往常一樣,都是「吹牛」的宣傳攻勢罷了。但直到赫爾松市區上空出現導彈、烏軍前鋒現身郊區後,許多人才意識到,烏克蘭的反攻似乎是認真的。
據環球網援引美聯社9月8日報道, 近段時間以來,烏軍在南部前線——赫爾松地區發動了新一輪的「全面反攻」。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烏軍並沒有進行「戰爭直播」,而是隱瞞了幾乎所有動向,只剩當地民眾和烏軍士兵在互聯網上透露的隻言片語。正當許多人還以為這又是一次「宣傳戰」時,情況卻突然發生了變化: 自當地時間周二開始,赫爾松地區首府、軍事重鎮赫爾松市突然成了俄烏交戰的「前線」。
綜合多方報道, 自當晚22時開始,該市上空可謂是「熱鬧非凡」,各種火箭彈、導彈頻頻炸響,甚至有炮彈已經落在了該市邊緣
,而俄軍的防空陣地更是十二分小心,忙得馬不停蹄,生怕真讓烏克蘭人給「點」了。
除此之外, 有當地居民發布照片,證實烏軍的兩路前鋒部隊已經分別從西面和南面接近該市,還有居民在市郊發現烏軍部隊時,距離市區僅20公里的距離。
大量的信息似乎都指向了一個事實:這次烏克蘭人搞的反攻,可能是要動真格的了。
事實上,隨着東部戰線的陷入僵局,南部戰線目前已經成為兩軍對壘的「最前線」。美聯社援引美國防部人士消息指出, 通過軍事衛星照片,美方發現烏軍自上周以來發動了「最雄心勃勃的地面攻勢」,利用剛剛拿到手的「海馬斯」火箭炮系統對位於後方的俄軍指揮所、彈藥庫和燃料庫發動了一系列精確襲擊。
而另一名美方高級官員則表示,烏克蘭在打擊俄設施與補給線上確實取得了成功。當然,俄軍也已將原先部署於東線的主力部隊調往赫爾松增援,避免赫爾松真的被烏軍「反攻成功」。
一些學者指出,此次反攻可能是俄烏衝突的「拐點」——俄軍目前將大量部隊用於維持戰線和占領區控制,別說繼續向敖德薩方向進攻,就連防線上都存在許多「漏洞」。在這種情況下,烏軍是否有可能完成「戰略反攻」?
按照澤連斯基的說法,烏軍最終不僅要收復失地,還要「收回克里米亞」。但就目前烏軍的表現來看,這還是不可能的。首先, 烏軍目前的打法是「廣撒網」式的,大量部隊在超過100英里長的防線上尋找俄軍的漏洞,這使得烏軍短時間內很難集結足夠的力量對赫爾松等俄軍重點防禦的城市構成威脅。
而且對烏克蘭人來說,不利於戰鬥的冬季即將到來,在能源危機迫在眉睫的情況下,烏軍不可能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攻克里米亞」。前法國駐聯合國軍事代表團團長多米尼克·特林昆德將軍表示, 就目前來看,烏軍頂多有機會在冬季到來前收復包括赫爾松市在內的整個第聶伯河右岸區域,但很難再跨過河岸向俄軍發動新一輪進攻。
因為目前右岸俄軍之所以被削弱,就是因為這條河導致的後勤不暢。
他還預測稱,收回赫爾松但失去頓巴斯大部分地區,是目前烏克蘭當局能夠接受的最壞的結果之一。因此如果烏軍收回赫爾松,雙方在冬天重新回到談判桌前是有可能的。但是,一旦失去赫爾松,對俄方將是一次重大的失敗,克里姆林宮恐怕不會那麼容易接受「劃第聶伯河而治」的解決方案。但總的來說,這已經是目前俄烏雙方最接近停火的一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