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96年台海危機那場軍演相比,此次軍演有一個很直觀的顯著特點

佩洛西老神在在地從台灣走了,輪到解放軍表演的時刻了。

從8月4日開始,我軍開始在圍繞台灣本島周邊的6個區域進行軍事演習行動,簡稱軍事行動。這兩天,隨着大陸的強大意志、解放軍的強大能力越來越清晰地展示,大陸網絡上立刻充滿着喜氣洋洋的氛圍,幾天前鬱結於心的一股怒氣稍稍有所緩解。

昨天演習一開場,就有上百架作戰飛機奔赴演習區。注意,是包括殲20、殲16、預警、反潛等世界一流軍機上百架,可不是上百架次。這樣的規模和實力,足以打一場中等強度的戰爭,碾壓一個中等強國的空軍。放眼周邊國家和地區,誰敢爭鋒?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天空中飛來飛去的還有無人機、最遠能打500公里遠程火箭彈,以及包括但不限於東風15、東風17等在內的各型中程導彈。海面上,僅掃海的軍艦就有10餘艘,更不用說在預定海區虎視眈眈的航空母艦、055大型驅逐艦。

更令人欣慰的是,這僅僅只是東部戰區出動的部分力量而已,別說全軍出動,連東部戰區的家底都還遠遠沒有全部展示,就讓島蛙們頻出冷汗,僅僅以信號彈「強硬應對」。島內有議員病急亂投醫,質問台北市警察局長怎麼辦?這夥計倒說了句大實話:自求多福!

說到這場演習,自然有很多人拿來與96年那場演習進行比較,比如離台灣本島更近了、實現了真正的封鎖、導彈首次實現穿島實射等,我覺得都說得很對,但感覺此次軍演從直觀上看,與當年的演習相比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看點和勝負點都在空中。

不知道有多少人經歷過96年那場演習,反正當時那場演習給我的最大感覺就是萬船齊發,陸軍官兵渡海登島的大場面。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那場演習表面上看雖然也很震撼,但與其說是展示能力,不如說是展示不惜一戰的決心,懂的相信都懂。

當年的演習雖然也有不少空中的場面,但僅有蘇27、東11等寥寥不多的看點,兩岸空中力量實際是對岸占優。而現在正進行的演習,空中的行動已成為主導和看點,一場演練可以看到代表全世界最先進的戰機和遠程火力裝備。反觀對面的偽軍,空中力量聊勝於無。

當年軍演,令我軍最頭痛的如何上岸搶占灘涂陣地,特別是岸灘一線的障礙簡直是無解的存在。如今,我們的視野隨着空中實力的暴漲早已超越了地平線,不再把岸灘血戰作為我們的追求,台當局苦心孤詣打造的岸灘工事基本形同虛設。看看我們在這一場軍演中在空中展示出來的強大實力就知道,未來的統一之戰一定是牛刀殺雞、鐵錘敲堅果。

稍稍了解現代戰爭特點和規律的人都知道,一支缺乏制空權的軍隊只是戰場上的魚肉。現在的兩岸,大陸為砧板、解放軍為菜刀,而島內的偽軍不過是一條魚罷了,命運和下場註定了要被剁。當然,從美國對台武裝的思路變化來看,他們的設計就是讓對岸戰鬥到最後一個台灣人,這一點倒是值得我關注。

美國過去更多是開放先進戰鬥機賣給台當局,確保對岸在空中實力對我軍占有優勢。如今,兩岸空中力量已徹底失衡,就連美軍與我軍也沒有拉開差距,華盛頓因此實質性地放棄出售空優裝備給島蛙,反而是勸說台當局放棄拒敵於岸灘的思路,轉而像烏克蘭那樣,把軍費用在和大陸打持久戰、消耗戰、游擊戰上。即便大陸武統成功,留給我們的也是一個爛攤子,不可謂不歹毒。

對於我軍來說,現在的任務不是能不能拿下台灣,也不是簡單地能不能拒止美軍,而是能不能在美軍還沒反應過來就拿下台灣,速戰速決,真正實現一覺醒來,島上遍地紅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