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為何不敢惹怒中國?只要有這5個省份在 任何強敵都不敢妄動

戰爭其實並不遙遠,只是我們生活在強盛的中國,才能擁有寶貴的和平。因為五個省份的存在,任何侵略者都不敢肆意妄為。那麼,這到底是哪五個省?裡面有沒有你的家鄉呢?他們又幹了哪些壯舉?今天就來講一講,中國最能打的五個省。開始前,請您點讚支持,讓更多人了解到英雄們的光輝歷史。

第五名,雲南省。從護國戰爭到抗日戰爭,雲南的滇軍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意志頑強,紀律嚴明。抗戰初期,滇軍在缺少糧食、武器的情況下,派出了約20萬人的「邊軍鐵騎」,參與了多場大規模會戰,並在禹王山阻擊戰中一舉成名。那時候,情況非常緊急,日軍約5萬精銳部隊,向徐州發動了猛烈攻擊。可是,駐守徐州的部隊尚未完成部署,城防力量空虛。在危難之際,滇軍主力60軍,接到命令後火速開赴前線。

可是,很多人並不看好他們,日寇人數眾多,還裝備了30餘門大炮、20多輛坦克。雖然敵強我弱,但是滇60軍絲毫不懼。營長尹國華率領一個營的戰士,率先跟日寇交火。他們巧妙利用地形,展開伏擊戰和運動戰,把日寇打得暈頭轉向。惱羞成怒的日寇,開着坦克車,企圖將我軍陣地攆平。滇軍則調度重炮營進行反擊,將日寇坦克打得七零八落。在最後,還與日軍進行白刃戰,英武的戰士拔出刺刀,幹掉了大量的日寇。

這場禹王山阻擊戰足足持續了27天,滇60軍打退了日寇100多次的進攻。戰士們縱使犧牲自己,也要堅守陣地。據後來的統計,禹王山一戰共殲敵1.2萬,是日軍在魯南戰役中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毋庸置疑,滇軍就是一支能打勝仗的部隊。

第四名,山東省。齊魯大地,人傑地靈。山東自古以來就誕生了非常多的英雄。大名鼎鼎的「兵聖」孫武和「抗倭英雄」戚繼光都是山東人。在抗日戰爭期間,山東省內一共爆發了約2.6萬次戰爭,共殲滅51萬日寇。並且,我們熟知的「鐵道游擊隊」的故事也發生在山東。在當時,煤炭工人出身的洪振海,召集了一群工友,奮戰在鐵路沿線。他們身手矯健,飛身登上疾馳的火車,對日寇展開剿滅。他們從一窮二白開始,繳獲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多次摧毀了日寇的運輸線。除此之外,「紅高粱」的故事同樣發生在山東。樸素的山東老百姓就算自己吃野草,吃樹皮,也要為抗日戰士們送去「拤餅」和衣服鞋子。

第三名,湖南省。偉大的毛主席就是湖南人,還有很多開國將領同樣是來自湖南。據統計,湖南屬於殲滅日寇最多的一個省。日本的倖存老兵回憶,他最害怕的就是湘軍。抗戰十二年,湖南參戰的人數高達210多萬。在長沙會戰中,殲滅11萬餘敵軍;在常德會戰殲滅2萬餘敵軍。並且,我軍在正面戰場上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會戰,也是發生在湘西。

湘西會戰中,日軍抽調了五個師團,外加三個獨立旅團,共計8萬餘兵力,發動了最後一次的進攻作戰,試圖摧毀我國的芷江機場。為了挫敗日軍陰謀,我國派出了整整9個軍的兵力。因為雙方都部署了重兵,所以這次會戰打得非常慘烈。炮火的轟鳴持續了兩個月,數以萬計的士兵倒在了陣地。最終,意志力更堅強的湘軍取得了勝利。日軍則傷亡超過2.7萬,以狼狽的潰逃告終。僅此一戰,日軍囂張的氣焰全部消失,再也不敢主動進攻了。

除了抗日之外,湖南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像「彭老總」「陳大將」都是湖湘子弟。戰爭爆發,英勇的湖南戰士跨過鴨綠江,與號稱「從來沒有敗績」的米國展開鬥爭。戰士們不僅僅勇敢無畏,而且還熟讀兵書。他們經常趁着夜色對米軍發動奇襲,給予他們迎頭痛擊。我們都知道,朝鮮戰爭是米國首次沒有打勝仗,便簽訂停戰協議的。戰後,米國將領麥克阿瑟更是這樣評價道,誰要是想跟中國打仗,那他簡直就是瘋子。

第二名就是廣西省了。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無桂不成國」。在多次危難關頭,是廣西的桂軍力挽狂瀾。清朝末年,由於清廷的腐朽無能,西方列強為所欲為,並強迫清廷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然而,桂軍卻因為太優秀而顯得「格格不入」,桂軍是為數不多能痛擊西方列強的軍隊。

1885年,法國人侵擾我國西南邊境,先是占領了鎮南關,後來打敗了南洋水師。因為戰局不利,清廷只能任命年近七旬的馮子材出任桂軍將領。馮子材是土生土長的廣西人,接到任命後,他抱着馬革裹屍的決心,勇敢無畏地作戰。他親赴前線陣地,掄起鐵鍬跟士兵們一起挖戰壕。在馮子材的激勵下,桂軍戰士銳不可當,一次又一次打垮了法軍。並且,馮子材的兒子也是在這場戰爭身亡的。由於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原本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廣西算是我國的抗戰「模範省」。1944年,日軍調動約15萬兵力,300多輛坦克、30多架飛機,向廣西發動了攻擊。然而,駐守廣西的桂軍僅有12000餘人,雙方的兵力相差12倍。同時,雙方在武器上的差距也很大,日軍是摩托化部隊,然而桂軍只有幾條步槍,甚至還有一些戰士們使用着一百多年前的火銃。大敵當前,許多平民自發加入隊伍,拿起武器來對抗日軍。他們把房子修建成了小型碉堡,在路口建造防禦工事。只可惜,日軍畢竟人數眾多,他們占據了上風。在貓耳山一戰中,桂軍700多名官兵奮力抵抗,即使全部犧牲了,也沒有撤出陣地。廣西戰士雖敗猶榮,他們勇敢無畏的精神,讓人肅然起敬。

第一名就是四川了。「川軍之功,殊不可沒」。因為四面環山,易守難攻的特殊地理環境,在抗日戰爭中四川並沒有遭受太多的攻擊。不過,川軍並未偏安一隅,而是積極響應抗戰。四川是全國參與抗日戰爭人數最多的,同時也是犧牲最慘烈的。340餘萬四川將士,衝鋒在第一陣線。以平凡的身軀鑄造了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

那時候,戰士們穿着草鞋,穿過險峻的蜀道,去支援兄弟部隊。在淞滬會戰,是川軍奮戰在前,掩護友軍撤退的。雖然上海不是他們的故鄉,他們卻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地留在了上海。1937年,川第20軍,在楊將軍的率領下,開赴上海,跟裝備精良的日軍進行殊死搏鬥。戰爭非常殘酷,日軍的飛機輪番轟炸,城市變成了一片焦土,就連戰壕都給轟平了。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日軍發動了衝鋒,直逼我軍陣地。川軍戰士開槍反擊,堅守陣地。全軍奮戰五個晝夜,多次抵擋了日軍的攻勢,為其兄弟部隊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後來的滕縣戰役,更是讓川軍威名大震。1938年,川軍122師奉命駐防滕縣。滕縣的戰略意義重大,所以日軍派出板恆師團展開猛攻。122師師長王銘章冷靜指揮,依靠着高高的城牆,擋住了潮水般的攻擊。氣急敗壞的日軍便堆積了大量的炸藥,將城牆炸開了一個缺口。攻入城內後,逼迫王銘章投降,並承諾只要投降不僅能保住性命,還能獲得一大筆好處。王師長深明大義,堅決不做賣國賊。他率領部下,跟日軍巷戰。可惜,王師長未能逃過一劫。他遭到了機槍手的瘋狂掃射,壯烈犧牲。王師長陣亡後,其他的川軍戰士仍然不肯投降,全部英勇就義。

咱們新中國的十大元帥,有四位就是來自四川。細數川軍的歷史,從來沒有出現過成編制投降。他們用最悲壯的方式,守衛腳下的每一寸國土。即使傷亡慘重,依舊打不垮川軍堅定的信念。

在後來的朝鮮戰爭,川軍戰士們更是英勇善戰。著名的黃繼光和邱少雲也是四川人。黃繼光身受重傷後,仍然奮勇地撲向敵人,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邱少云為了不bao露隊伍的位置,以超越常人的意志力對抗熊熊烈火。這些偉大的戰士用生命書寫一個又一個壯烈的篇章。

與此同時,四川百姓也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戰爭爆發後,四川各界組織的募捐活動就沒有停止過,共籌集了數十億元。尤其是自貢,那時才只有22萬人,卻捐出了1.2元。這些錢都是老百姓們的血汗錢,用來購買了飛機、大炮等武器,狠狠地打擊了侵略者。

一些窮苦百姓,雖然沒捐錢,但是他們出工出力。據不完全統計,戰爭期間約有200多萬四川民工,使用簡陋的武器,加班加點生產武器;還修建了多條公路和機場,打通了交通線。為我軍的後勤工作做出重要貢獻。

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是先烈們用生命爭取的。他們的故事值得我們傳頌。好了,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看完之後屏幕前你的有什麼想法呢?你還知道哪些偉人事跡呢?請在評論區留言,跟大家一起分享。點個關注,了解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