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國退出《中導條約》,非常陰險,給中俄挖了三個陷阱
2017年上台的美国特朗普政府不但全力打压中国,还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退群”的热潮。
2018年特朗普指责俄罗斯违反了相关规定并于2019年2月正式退出《中导条约》,2019年7月俄罗斯也宣布退出该条约[1]。
事实上美国人做事从来都是无利不起早,美国退约看似美俄双方互不让步导致的双输行为,事实上却给中国和俄罗斯挖了三大陷阱。
幸好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人的阴谋未能得逞。
部署中程导弹险些引发核战,《中导条约》成为核裁军的里程碑
要想搞清楚美国出于什么样的居心而退出《中导条约》,就要从1987年美苏签订该条约说起。
二战之后德国的弹道导弹技术被美苏瓜分,随即美苏在导弹性能上展开了军备竞赛。随着导弹的射程大幅提升,军事专家一般将射程在500到5500公里的弹道导弹定义为中程导弹。
苏联和美国彼此之间核心区距离在1万公里以上,所以直接攻击对方领土只能使用洲际导弹;但是中程导弹对双方来说也有价值。美国在西欧有多个盟国,亚洲的日本、韩国都是美国的盟国。
这样美国只要将中程导弹放在西欧和东亚,就能够实现对苏联的两面夹击。而苏联虽然无法用中程导弹攻击美国,却可以威慑其西欧盟友。
而世界历史上和中程导弹关系最大的历史事件,莫过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1959年古巴在卡斯特罗领导下革命成功,而那一时期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朱比特”中程导弹,于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决心以牙还牙,秘密将中程弹道导弹运往古巴威胁美国本土。
结果在1962年10月被美国侦察机发现,双方一度到了全面核战争的边缘[2]。幸好双方最后达成协议:苏联撤走在古巴的导弹,美国撤出在盟国的“朱比特”导弹并保证不入侵古巴。
到上世纪80年代苏联装备了射程达5000公里的SS-20中程导弹,而美国在1985年装备了命中精度约30米且弹头能够进行机动的潘兴Ⅱ导弹。但是在这两款导弹部署后苏联国力开始走下坡路,美国则借机主张进行军控谈判。
于是1987年12月在美国总统里根的提议下,苏联和美国签订了《中导条约》。
美国销毁了859枚以潘兴为代表的中程导弹,苏联则销毁了1752枚包括SS-20在内的中程导弹[3]。
不过由于中程导弹本身载荷有限,所以据估计《中导条约》使双方只减少了大约3%的核弹头数量。
尽管如此美苏能够主动削减中程导弹,还是得到了欧洲国家的一致欢迎。
在冷战结束之后国力衰弱的俄罗斯进一步削减导弹数量,整体来说双方都认真执行了该条约。
中国中程导弹性能突飞猛进,美妄图借旧条约来限制中国
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中导条约》,第一个动机就是妄图限制中国导弹的发展。在美苏签订《中导条约》时双方都把注意力盯在对方身上,而忽略了中国也具备相应能力的事实。
中国在1960年成功仿制出东风一型导弹。在东风二型导弹射程首次突破了1000公里,东风三型导弹则达到3000公里。但是以中国的国力显然无法大量生产这样的国之重器,因此当时美国认为中国那几枚导弹不过是聊胜于无。
而除中国之外法国倒是研制过S-3型中程导弹,但是同样性能很差且数量只有18枚。所以对美国来说只要苏联能销毁中程导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就可以高枕无忧。
但是令美国怎么都没想到只过了不到20年时间,中国就在中程导弹上实现了百花齐放式的发展。
事实上中国之所以大力发展中程导弹,和美苏当年绑架欧洲有着不同的设想。中国从来没想过和美国进行核竞赛,少数洲际导弹只保持对美国最低威慑力。
然而1996年之后美国公开支持台湾在台海地区搞事,中国军队被迫应对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存在。解放军高层检查全军家底之后认为在短时间内全面缩小同美国的差距是不现实的,所以要研发不对称打击手段削弱美国的海空军支援。
于是解放军改变了以往中程导弹只用于核打击的思路,开始大幅提升其执行多用途任务的能力。
首先对东风-15,东风-21等主要改进方向是提高命中率,在携带普通弹头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敌重要目标的杀伤。
同时为了削弱美国航母编队对我国的巨大威胁,我国借鉴前苏联经验推出了具备了2000公里射程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之后又推出了射程更远的东风-26。
而在2019年阅兵式上我国又公开展示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高超音速武器东风-17,该导弹几乎可以使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彻底失效。
到了2010年之后美国才意识到中国已经因不受《中导条约》限制发展壮大了自己,所以美国就一直处心积虑地想抵消中国在中程导弹上的不对称优势。
事实上面对现在中国越来越强大的军力,美国明知道难以靠强硬手段逼迫中国就范;于是妄图像当年削弱苏联那样,用诡计引诱中国主动进行核裁军。
2018年6月美国和俄罗斯举行核军控会谈时,在中国拒绝参加的情况下美国代表居然把中国国旗摆放在会场。
随即西方记者大肆拍照报道,把美国妄图通过舆论炒作逼迫中国参加美国主导军控谈判的卑劣嘴脸展现得淋漓尽致。
美国意图以中国没有加入《中导条约》为借口,在欧洲国家面前摆出一副要退约的姿态。
这样当其它国家呼吁美国不要退约时,美国就可以借机把责任推到中国头上;这样借国际舆论来强迫中国加入《中导条约》,似乎这样就能避免美国退约给世界局势带来动荡。
妄图联俄制华,借退约离间中俄关系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公然退出《中导条约》,其背后还有一个险恶用心就是离间中俄关系。
有人可能会奇怪本来美国跟俄罗斯就存在冲突,为什么可以借《中导条约》来离间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呢?
特朗普可以说是冷战之后美国的一个非典型总统,之前无论是民主党的克林顿,奥巴马还是共和党的小布时仍然延续了长期抹黑和遏制俄罗斯的国策。
也正是他们把火力全部集中在俄罗斯身上,我国才实现了上世纪90年代后的长期韬光养晦。
但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发现制造业全面衰退、经济几乎全靠出口石油,国家武装力量完全依靠核武器这根支柱的俄罗斯不同;中国粮食产量世界第一,钢铁和轻工业生产能力世界第一,中国连续在美国长期垄断的高科技产业上取得突破。
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对美国霸权的威胁,远超当年不恤民生一味穷兵黩武的苏联。所以特朗普上台之后将全部矛头指向中国,同时拉拢强迫欧洲国家也站队。
但是特朗普也认识到中国的长期威胁大,但俄罗斯彻底衰落前也是美国不可忽视的对手。如果其让中国和俄罗斯团结到了一起,那么美国就要同时对抗两个对手了。所以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美俄关系居然实现了大幅度升温。
当时普京都一度对融入西方产生幻想。而特朗普这样做很大程度上希望能联俄制华,借俄罗斯的力量来限制中国。
所以在退出《中导条约》问题上美国的公开理由是俄罗斯新型“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射程已经超过了《中导条约》所规定的500公里射程,而俄罗斯则反击美国在欧洲部署的反导系统也可以作为中程导弹使用。
可接下来美国又表示如果俄罗斯能够说服中国加入《中导条约》,美国就可以考虑继续维持现状。这可以说是给俄罗斯政府出了一道难题。毕竟俄罗斯和中国联合对抗美国打压已经有几十年时间,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可能的冲突。
可如果美国直接退出《中导条约》对俄罗斯国家安全也是有重大威胁的,所以从普京到俄罗斯官员都不希望美国破坏已有的国际军控成果。但如果俄罗斯耗费很大精力说服中国加入《中导条约》,中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是很难接受的。
这样在中俄之间产生了一道裂痕,之后美国就可以继续加大挑拨力度让中俄在其它问题上也产生矛盾。
当然俄罗斯也可以选择不接受拉拢中国的提议,那么美国则可以改变宣传方向把俄罗斯和中国描绘成联手破坏世界和平的罪人。
美国在《中导条约》上无中生有的制造国际热点,为让中国和俄罗斯产生嫌隙不可谓不毒。
不过让特朗普失望的是其试图挑拨中俄关系的企图被中俄两国领导人看得非常清楚,因此俄罗斯的态度很简单;《中导条约》就约束美俄两家你要退出我也退出,不要再拉第三国来搅局了。
况且在美国国内民主党和共和党内部强硬派也坚决反对联俄抗中,所以特朗普这一提议不可能让俄罗斯真正动心。
从2019年到今天中国仍然在继续发展本国的国防力量,拜登上台后俄罗斯也早就不对美国抱任何希望。
为在中国周边部署导弹造声势,同时也满足军工集团的需要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第三个险恶用心,就是想在中国周边部署中程导弹来对抗中国。现在中国的中程导弹性能出众,好像美国在这方面吃了大亏。
但美国之所以敢在1987年签订《中导条约》有一个重要底气,就是其在精确制导武器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
冷战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时美苏的弹道导弹,和反舰导弹等战术导弹一样在性能指标上并无本质区别。
但接下来美国首先建成了全球定位系统,对世界各地的地形数据收集也非常成功。有了这些海量的信息为支持,美国才会研制成功“战斧”式巡航导弹。
“战斧”导弹2500公里左右的射程完全就代替了中程导弹,而且其依靠先进的制导系统在不携带核弹头的情况下摧毁敌方关键节点。而苏联/俄罗斯到现在也没有搞出能与“战斧”相抗衡的导弹,这是两国国力差距的直观体现。
但是随着我国在中程导弹,和“长剑-10”系列为代表的巡航导弹方面的巨大发展;美国才发现只依赖“战斧”巡航导弹一款兵器,维持其军事优势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比如“战斧”导弹速度只有0.8倍音速,完全是依靠其先进设备贴地飞行来躲避地面雷达发现和拦截。但我国目前已经打造了“北斗”系列卫星导航系统,在战时可以毫无顾忌的对美国的GPS系统进行干扰而降低该导弹的命中率。
这样美国现在越来越怀疑之前可以在其它国家屡次成功的“战斧”开路战术,到了同中国对抗时就彻底不灵了。于是美国又想到了可以通过在中国周边的美军基地部署中程导弹,继续维持其在东北亚的霸权地位。
但是日本和韩国也不是傻子,让美国贸然部署中程导弹他们就会成为中国核导弹的攻击目标。
因此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想办法制造对自己有利的舆论,使其破坏世界秩序的行为能够得到“谅解”。
所以只要中国不加入《中导条约》,美国就宣传中国研制大量中程导弹破坏世界和平。
同时美国也可以控制有关媒体炒作中国导弹威胁不了美国却可以威胁日韩,逼迫这两国采取更加反华的政治举动。而中国的抗议又会激起这两个国家的对抗情绪,进而为美国部署导弹提供民意支持。
如果美国将中程导弹部署在东亚,那么我国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都将处在其射程范围;而反过来我们的中程导弹则飞不过太平洋,这让美国似乎重新找到了平衡东亚局势的办法。
只是在《中导条约》签订之后,美国已经销毁了潘兴导弹在内的全部产品和生产设备。
所以特朗普想要部署中程导弹居然发现完全没有现成的产品,因此特朗普才会决定先退约为美国重新生产导弹创造条件。
美国这些年洲际导弹没有更新,NASA的航天发射项目也一再缩减;美国国内相关导弹技术的研究所和生产厂家必然怨气很大。那么重新发展中程导弹也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所以美国政府宣布退出《中导条约》绝非一时头脑发热,也是其背后财团的强烈要求。
美国高估自己未能如愿,中国有能力维护世界和平
在2018年特朗普威胁退出《中导条约》之时国际社会一片恐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一再劝告特朗普谨慎对待该问题。好像美国退约继而引发俄罗斯退约会导致新一轮的核武竞赛,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可到今天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已经越接近对抗,双方都没有在发展中程导弹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首先是因为现在毕竟不是两极对抗的时代,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已经没有哪个国家敢承受核战争的代价。
同时也折射出美国国力衰败后,许多战略无法得到执行的困境。也许特朗普宣布退约时想当然地认为美国还有成熟的洲际导弹研发和维护技术,将其缩小成中程导弹似乎非常容易。
但近两年的相关信息表明,美国军工产业早已在去工业化浪潮下自废武功。连美军自己也认为其原有的导弹技术已经落后,需要搭配超高超音速武器才能发挥作用。
可偏偏美国在该领域一再失败,眼睁睁地看着被中国反超。同时美国在阿富汗等地的治安战也浪费了大量的军费,导致美国在高科技武器研发上居然后劲不足。
这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像美国这样的全球帝国,什么都想要最后却反而处处掣肘。
中国军力的迅速发展,也让美国怀疑用中程导弹来威慑中国是否有用。同时中美关系远远达不到当年美苏那样剑拔弩张的状态,中美最大的核心冲突不过是在台海方向。
而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有绝对的国际法支持,即使动用武力美国也没有理由去公开干涉。
此外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导致中韩关系急剧恶化并给韩国商业带来巨大损失,也让韩国和其它盟友对美国部署中程导弹问题上不愿意配合。
回顾当年特朗普的猖狂和许多国家惊慌失措的表现,我们发现在国际舆论上“恐美症”还是很有市场的。似乎美国决心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会让国际形势发生巨变。
可惜美国自身的衰落不可避免,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不可能让美国变得像二战之后那样强大。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生力量的崛起,已经证明了可以依靠自身力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国际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