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中国40年丢了芯片汽车粮食三个要命产品

信息时代30年,做不了芯片;工业革命300年,制造不了发动机;粮食进口,丢了中国几千年的优势产业。

今天,中美贸.易.战就把40年的中国经济打的让我们痛彻心扉。

中美贸.易.休战这几天传出的信息,中国增加进口美国石油和农产品;中国大幅度降低进口汽车关税;特朗普对中兴芯片的制裁可能有了解决方案。

涉及的就是芯片、汽车和粮食三个要害产品和产业。而这三个产品代表的就是三个经济时代和文明形态。

30年—— 电脑和芯片

现代的年轻人几乎是与电脑生活在一起的,被称作信息时代。

1980年被 看作是信息化时代的分水岭,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中国产生了两家大公司:一家是富士康。以前是美国电脑公司到中国来投资建厂,去年是美国邀请富士康到美国投资设厂制造手机和电脑,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和手机制造商,美国品牌的电脑手机产品大部分是它制造。

再一家就是华为,其手机等产品正在赶超美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产业。

但是去年起,美国突然封杀华为,接着制裁中兴,国人才意识到芯片危机。原来中国虽然是电脑手机制造大国,但芯片几乎 全靠进口,每年进口的芯片达1万亿人民币,比进口石油花的钱还多。而且美国几乎是垄断芯片,它让你死,你就不能活。不向中兴供应芯片,中兴就要停产。

美国封杀华为,是因为华为在芯片领域做了布局,投入巨额资金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在5G芯片可能打破美国的垄断并取得领先的位置。因此美国发动贸.易.战,就是要扼杀中国芯片。

有人说,中国发展比较晚,芯片落后于美国是可以理解的。

但事实是,中国在工业化时代落后美国和西方近300年,新中国成立后大踏步赶超,而在电子信息产业落后时间较少,100年左右,并且美国对中国的防备不严密,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时代这么快到来。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国就提出引进7条3英寸芯片生产线,如果快速引进,芯片制造跟美国就在同一水平线上。美国1975年才投入第一条4英寸生产线。中国芯片的落后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引进缓慢,到80年代改革开放的时候,已经落后美国10年以上,韩国和台湾也超过了中国。

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加大,以后几十年中国放弃了芯片制造,最近中国才有企业花巨资买入光刻机,一台光刻机1.2亿美元。芯片制造已经到了21英寸时代,中国的芯片制造才又起步。

中国是在最近10年意识到芯片危机,悄悄布局,才有了华为等公司的突破,否则在这次贸.易.战到来的时候是一筹莫展,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只能举手投降。

现在的京东方是中国芯片业的活化石,它是1950年中国引进德国技术建造的第一个电子管厂,当时亚洲最大。北京酒仙桥 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上海也有上千家电子厂,天津、南京等地也是电子工业重镇,贵州、四川、山西等地也建有大型电子工业基地,中国形成了完整的电子工业体系。现在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消失了。

电子工业部沿袭了军工血脉和传统,部分企业军转民到深圳,发展起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巨资支持京东方在面板领域里坚持与突破,保留了中国在半导体产业的火种,终成正果。液晶面板也是中国缺少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同芯片同样重要,就被 京东方突破了,不再受制于人。

300年:汽车和发动机

如果说,我们没有意识到芯片的重要性,那么丢了中国的汽车和发动机就是不可饶恕的。

现在中国年销售汽车2500万辆,是最大的汽车销售国。因此美国就要求中国多卖美国车。

中国汽车销量被有些人标榜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房地产之后,就是汽车。

但是,中国最大的错误是完全放弃了汽车制造,原来的汽车厂与外国合资,搬来外国生产线,组装外国汽车,汽车厂天上掉馅饼,什么事都不用管,就能分一半的利润。官员们也马上换上了外国车,真是太好啦。这应该是改革开放带给官员们的第一个惊喜。全国的党政机关立即扔掉了中国的上海和北京吉普,换上了日本皇冠。

放弃汽车制造,实际上是放弃了中国的工业化。因为汽车是工业化的集成,可以说是拉动了所有的工业产业。有人说,房地产拉动多少个产业,但怎么比得过汽车的拉动,而且房地产相关产业在质量和科技方面都是初级的。

近些年听说的中国汽车零配件方面还有一个福建的曹德旺的汽车玻璃,杭州还有个万向节。汽车可是有成千上万个零件,几乎都是外国产品,最多是外国公司在中国制造。即使是中国品牌的汽车,除了中国牌子,里里外外几乎全是外国造。

放弃汽车自主制造实际上是放弃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制造业,这是对中国经济最大的伤害,中国企业和产业就失去了上升的空间,被外国产业彻底封杀。

中国汽车产业有一个参照国,就是韩国,中国有上百万辆汽车产能的时候,韩国汽车还是空白,可是韩国就用25年的时间挺进世界汽车四强,压过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韩国那么一个小国家,最初就是依赖中国市场起家。

中国这些年成就了韩国汽车,拉动了美国、德国、日本汽车产业的升级换代,却扔掉了中国汽车,连零配件也丢掉了,扔得干干净净。

现在,中国想重拾汽车产业,只能图谋在5G智能汽车时代弯道超车。

因为在传统发动机汽车时代中国已经被 抛弃得太远,已经是300年。发动机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工业化最核心的产品。

汽车不做了,汽车发动机也就不做了。运10和歼8下马,飞机发动机也下马了。所幸美国卖给我们汽车,却不卖给我们战机,中国被 逼在后来不得不上马枭龙和歼10,航空发动机也要上马,但已经是损失巨大,因为这个时候国外技术又是一个级别。

这次特朗普对华贸.易.战。中国又被逼进一步降低关税,开放汽车市场,就是要把刚刚培育起来的国产汽车扼杀摇篮之中。

真是欲哭无泪!

3000年:农业和粮食

多年来,进口粮食农产品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很少向外披露。

因为改革开放农业生产责任制分田单干,中国人吃饱饭,这是改革开放最大的成果。因此不能讲中国进口粮食吃饱饭,这是对改革开放抹黑。

今天,一讲到这40年的问题,有人就说,你愿意回到毛泽东时代饿肚子?

中国进口粮食的数量也是这一次中美贸.易.战暴露出来的。美国要对中国加征钢铝关税,中国是对从美国进口的高粱征收关税。

美国对中国5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中国提出的反击方案是对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加征关税。这个都知道,因为转基因在中国很有名气,美国在中国极力推广的高科技。可中国人也迷惑,美国对中国高科技进行严密封锁,为什么就把转基因这个高科技拼命地卖给中国?一定有问题。

其实,中国也从美国进口大量玉米和小麦。那么,中国到底进口多少外国粮?

半月前每日粮油提供的数据,根据来自海关的数据,2017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13062万吨。也就是说,按13亿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吃了200斤进口粮。

有人说,这些粮食主要是饲料粮,这就要加上,中国进口的大量猪肉和牛肉以及棉花,可能每人又要加上50斤。

而以前,中国粮食是自足而且出口,猪肉和棉花也是出口的,中国是大豆第一出口大国。现在是世界第一进口大国。

这次贸.易.战,中国扩大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有人预计增加幅度会是40%,中国每人每年吃300斤进口粮就不是夸大了。

看到的官方数据,198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3.54万亿吨,2017年6.18万亿吨,40年增长7成。但看看中国进口粮食的数据,不少人都认为中国的粮食没有增产这么多。

扩大农产品进口,宣传的说法是丰富中国人的生活,中国富人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粮没味、肉不香、菜不烂,还农药超标,假冒伪劣。

不用化肥农药土地已经长不出庄稼,猪和鸡是激素喂养,瓜果要抹膨大素打催红剂,看起来好看,但不只是没有味道,还可能有毒。

即使这样,农民说,种地不赚钱,更不可能发家致富。

因此,中国农村50岁以下的人,已经没有人种地。土地荒芜,年轻人都进了城,城市化高房价掏光农民祖辈的积蓄,还把子孙的钱花了,成了房奴。

有经济学家搬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农业条件太差,不适合农业现代化,几百个中国农民还不顶一个美国农民种的地多打的粮多,因此中国不适合农业,就要进口粮食和农产品。

可是,这些经济学家在搬出西方贸.易.自由化经典理论时,却忘了同时出现的西方重农经济学。法国的重农学派当时理论的范本就是中国的农业。中国和亚洲农业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他们不理解,中国和亚洲多山,农业条件恶劣,为什么能养活那么多人口?相反,中国的茶叶、丝绸、陶瓷等土地出产的产品却能畅销全世界。

出于这种不理解,世界上也一直存在一种黄祸危险论,中国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或者战争,中国人大量流亡移民世界,世界无法供养这么多人口。

因此,中央最近提出振兴乡村,振兴农业。扩大进口农产品也是权宜之计。

再难也要办。因为中国人观念再更新,思想再解放,还是要吃饭。靠别人吃饭,靠不住!

美国对中兴的一纸制裁令,让中国“无芯”的焦虑被重新唤起,并经由互联网迅速传导至行业乃至民间。

集体焦虑之下,有人回忆起曾经的“汉芯”,那是中国芯片攻关史上的伤疤:国家花费上亿元科研经费研发出来的自主芯片,在掀起短暂的举国振奋后,很快被证明为一场骗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